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3-16 总第49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3-16 总第493期
返回上层

总第493期

发布时间:2017-03-16

呼吸

标题导航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16来源:《医师报》作者:闫冰迪  阅读: 61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在本次危重症论坛会议上,北京安贞医院朱光发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郭丰教授带来有关重症患者的营养策略和2016年重症营养指南的解读。


应尽早启动肠内营养

专家们强调了对于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如果无肠内营养的禁忌证,应早期启动肠内营养而不是静脉营养的供给方式。

无论营养风险程度高低,对于急性期的脓毒症和休克患者,早期不单独使用肠外营养或者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在24~48 h内,尽快完成复苏、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及早开始肠内营养。

推荐早期给予目标量20%~30%的滋养喂养,之后根据患者感染阶段性代谢变化给予低热卡肠内喂养方案。

要求营养素能发挥营养支持,稳定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肠蠕动,带入有益菌,增强自噬,抑制氧化应激,促进修复等作用。

可选用稳定低糖缓释配方、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高可溶性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如能全力、康全力,均符合重症感染患者的营养要求。


加入可溶性纤维的必要性

郭丰教授尤其强调了可溶纤维加入的必要性,可溶性纤维能促进营养吸收和肠道蠕动,起到通便、减少腹胀的作用。

含有益生元的可溶性纤维还能改善肠道微环境,促进有益菌生长,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内菌群易位,还能减少腹泻。

对于需要限制液体入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高能量密度的肠内营养配方,如能全力,能够减轻液体负荷,增加患者喂养耐受性。

对于重症患者尽早开始肠内营养,还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选择合理有效的营养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