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3-03 总第44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3-03 总第442期
返回上层

总第442期

发布时间:2016-03-03

呼吸

标题导航

感染中毒症进展与困惑

发布时间:2016-03-03来源:《医师报》作者:解立新  阅读: 478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感染中毒症(Sepsis)这个概念已经提出近30年,其诊断标准自1992年提出以来也有20余年,2003年进行了修订。

然而,2014年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大样本研究发现,依据传统的诊断标准,约有15%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并不符合SIRS标准,即临床常见的无反应性重度感染,且预后更差。

来自美国的数据非常具有戏剧性。过去十年中,美国感染患者就诊率并无明显上升,但是诊断为感染中毒症的患者却增加2倍以上,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增加了近4倍,病死率却下降了近1倍。然而,近十年来,有关感染中毒症的临床治疗技术,并没有革命性的突破,这就需要我们反思,究竟是诊断标准出了问题还是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此外,即使今年可能提出感染中毒症3.0标准,标准也将更加重视脏器功能不全,可能仍有新的问题,很难做到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充分兼顾。

再者,感染中毒症的根本问题是免疫失衡和代谢紊乱,疾病早期是机体宿主免疫激活对致病原产生的非靶向免疫,在吞噬和杀伤病原体的同时,导致宿主的过度免疫反应,即炎性风暴。与此同时,人体靶向免疫激活,产生针对致病病原体的抗体和免疫因子,在强有力的抗感染及其他治疗的协助下,人体最终需要靶向免疫产生免疫平衡从而战胜致病病原体,使得感染获得痊愈。

因此,只有摸清感染中毒症患者机体免疫动态变化规律,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个体化治疗,包括呼吸支持技术、脏器保护、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免疫支持药物的应用等,而这也是感染中毒症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