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拖延或拒绝给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给寻找机会弥合免疫差距的国家带来巨大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未接受过可挽救生命的常规免疫接种,每年估计约150万名儿童因本可通过接种现有疫苗预防的疾病而死亡。(Vaccine.2015年8月18日在线版)
WHO表示,疫苗犹豫是指在可获得疫苗接种的情况下对安全接种疫苗的延迟或拒绝。该问题具有复杂性且有其特定发生环境,因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疫苗种类而异,还受到错误信息、盲目乐观、便利性和信任等因素影响。
“很多人认为‘疫苗犹豫’主要是因为疫苗安全性问题以及对疫苗的恐惧所造成的,但实际上这其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例如对医务人员和卫生保健系统的不信任、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相关言论、费用较高、地域障碍——因接种疫苗需要长途跋涉等。” WHO免疫、疫苗和生物制品司Philippe Duclos博士说。
WHO指出,疫苗只有在得到接种的前提下才能够改善健康和防止死亡。全球免疫行动的成功必须有赖于实现和保持高的疫苗接种率。因此,“疫苗犹豫”问题应该作为国家免疫规划的优先事项得到关注和应对。
WHO表示,相关调查发现,“疫苗犹豫”并非是困扰贫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问题,在一些高收入国家以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对接种疫苗的排斥现象正越来越严重,由此表明目前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干预战略能有效应对所有“疫苗犹豫”案例。WHO建议对每一个案例进行诊断分析、度身定制相关应对战略,以逐步改善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纳程度,其中有效交流和沟通是消除恐惧、解决关切、排除误导信息、扩大科学认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