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8-27 总第41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8-27 总第419期
返回上层

总第419期

发布时间:2015-08-27

人文

标题导航

年轻医生心目中的优秀带教老师

发布时间:2015-08-27来源:《医师报》作者:毕永华  阅读: 50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如今,人人相互称“老师”以示尊重,我对此颇感不适,资质浅薄的我总觉得愧对“老师”二字。可据说,在孔子故里,连问个路也要称呼“老师”,我们似乎迈进了一个“全民皆师”的时代。在大学附属医院,称呼老师十分普遍,可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带教老师却并不简单。

言传更要身教

医生临床技能的提高离不开经验的积累,所谓“越老越吃香”就是这个道理。作为医学带教老师,其言传身教对学生进步至关重要。对于像我这样刚从事临床工作的“菜鸟级”医师,往往比较迷茫、困惑,如果仅仅靠自己琢磨、看书,而缺少带教老师的指导,自然进步得慢。相反,带教老师如果乐于分享自己宝贵经验,并以自己的行动做好示范、榜样,“菜鸟”就容易成长为“凤凰”。优秀的带教老师,要乐于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以身作则。

放手但不放眼

对于接受系统医学教育的学生而言,其理论知识基本完备,缺少在临床上动手操作的机会。前些天有人加我微信,她说在我科进修过,有一次我放手让她上了台手术,她十分感动并一再感谢。其实,我没带过她,也只给了她上了一台最简单的肝癌化疗栓塞术,她却如此“感激涕零”,可见来进修医师是多么渴望能动手操作!作为青年医师,我们何尝不需要机会?!优秀的带教就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多点操作机会,即使刚放手时学生操作缓慢、笨拙,但操作熟了也就“生巧”了。就像婴儿学走路那样,不放手怎么能迈开步,试问,老师们不也是如此一步步成长的吗?当然,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医疗责任重于泰山,老师双眼要关注一举一动,关键时刻给予提示、指点,做好风险管控。

水平人品齐飞

我个人觉得一个人水平不行,时间能教会成长,但一个人如果人品不行,那水平也不可能有多高。这对于医生而言更是如此,很难想像一个人品差的人会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会善待他人,悉心培养他人,共同进步、提高。作为带教老师,水平高、人品正者,方能培养出优秀的医学生,否则,难免“上梁不正,下梁歪”,最终受害的则是患者。

医德师德兼备

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以解除患者身心病痛为天职的医生,完全可以称为“人类心灵与肉体的工程师”。求学二十余载,教过我的老师无数,不乏有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为师者,具备榜样的力量,能让人真正学到“真善美”。相反,则沦为“教书匠”,教学以灌输为主,以本为本,以成绩为纲。医生的带教老师,集老师与医生双重身份于一身,无比高尚、无上光荣,理应医德师德兼备。

亦师亦徒亦友

电影《一代宗师》中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想,一名优秀的带教老师成长也大致如此。见自己:认识自己,挑战自己,提高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见天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再次蜕变成为医学专家,顶天立地;见众生:成为专家大师后,放下身段,以众生为友,相互学习,即“亦徒亦友”。去年开会期间,有个师弟带了本江苏省人民医院李麟荪教授主编的专著,在我的“怂恿”下找到“老爷子”要个签名。“老爷子”十分和蔼地写下“共同学习”四字,并签了大名。作为介入放射学权威专家,“老爷子”共同学习的胸怀,足以见众生了。优秀的带教老师,亦师亦徒亦友,如果还能像长海医院景在平教授那样富有书画等艺术情怀,那就堪称完美了。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