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璐)在高新科技与医药行业充分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 何充分利用电子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互联网 +”及区块链等新型技术, 围绕临床药学服务和药事管理等工作,推进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建设,包括临床治疗决 策支持系统(CDSS)、合理用药电子化平台、ADR 监测反馈系统及临床药师智能服 务系统等建设,加快智慧药学建设进度;全面提高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医 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医师报》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唐丽琴、东部战区总 院临床药学部主任周国华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林观样带来他们的 思考。
高精尖学科
唐丽琴 学科交融 寻求医药发展新高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 属第一医院启动了多院区 统一管理的智慧药房、智 慧药库和智慧静脉用药配 置中心,建设起全药品、 全流程和全业务的智慧药 学运行体系,其自主研发 并构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 智慧临床药学服务平台, 临床药师可以借助服务平 台,在线上与线下为患者 提供从实时用药到监控预 警,再到临床用药全过程 的管理服务。此外,医院 还构建了以精准药学为目 标的智慧药学教学科研创 新系统,用于开展人才培 训、临床试验等。
“临床药学是药学与 临床医学相结合 , 直接面向 患者 , 以患者为中心 , 研究 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 , 提高 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 用学科。”唐丽琴教授表示, 药学学科的发展,应当立足 于临床实际需求,展望药学 发展前沿。“这就意味着我 们要在既往关注基础研究 的基础上,将药学研究的目 光放在临床实践之上。”此 外,药学前沿进展的内容, 不仅聚焦于临床研究之上, 更要探寻有关医院药学管 理的方法技术及学科发展 的创新模式,如个体化药学 研究、基因治疗及药学信息 化管理等。
“药学正处于一个充 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从创 新药物的研发到个性化医 疗的实施,从 AI 的应用到 跨学科合作的推进,药学专 业正不断突破传统的界限, 与各专科交融发展。”唐丽 琴教授如是说。
高精尖人才
林观样 人才培养是学科勇立潮头的重要一环
林观样教授表示,我 国的临床药学发展迈入了 一个全新的阶段,与之相对 应的就会伴有很多新的挑 战。“这就需要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的药学创新人才。只有这 样,才能实现临床药学顺应 时代发展态势、跟紧医药卫 生事业发展潮流。”
为了让药学生了解临 床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国际 前沿,拓展其科研思路、创 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应以临 床药物合理应用与作用机制 研究探索为主线,与药理、 药剂、药化、药分等核心课 程相结合,探索药物研究新 思路、新方法、新技术。
基于治疗药物监测技 术支撑的个体化与精准用 药模式、临床药师主导的 全程化药物治疗管理模式 以及基于 AI 技术和大数据 的智慧药学模式,都将是 未来临床药学发展方向。 广大药师需持续学习提升, 以拓宽知识视野并增强合 作能力,促进医疗卫生事 业的发展与进步。
高精尖技术
周国华 精益化用药 有赖于多学科进步
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 是合理用药 , 即用药应同 时符合安全性、有效性、 经济性及适宜性等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 前已由传统的规范化用药 进入到个体化用药、精准 用药直至精益化用药的快 车道。基于组学技术的个 体化与精准用药模式、基 于驻科临床药师的全程化 药物治疗管理模式以及基 于 AI 技术和大数据的智 慧化药学服务模式 , 将会 极大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AI 技术可以精准预 测靶标蛋白质的结构,加 速新药开发速度;人类基 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技术 的进展,能帮助我们了解 药物体内代谢、转运和作 用靶标的个体差异,从而 了解药物起效和发生不良 反应的特定人群,为临床 精准用药带来希望。此外, 得益于纳米科学技术的进 步,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效 低毒靶向药物制剂的研发 也迎来了崭新局面。”
周国华教授表示,药 物治疗的精益化不仅仅体 现在给药后 , 更应该把这 种精益化的药物治疗管理 工作前移 , 达到全疾病周 期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 理。相信未来随着 AI 技 术的进步,可以实现在患 病前,通过基于生物标志 物群的数学模型,对患者 特征、药物疗效及不良反 应等个体差异进行精准预 测;在疾病确诊后、药物 治疗前,快速获取疾病组 织特征、病原微生物基因 特征、药物敏感性、药物 相互作用等参数,指导精 益化用药,在提高疗效的 同时使药源性疾病发生率 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