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排尿是再普通不过的生 理现象,但这一简单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许多 关于身体健康的秘密。尿液的颜色、透明度、 气味等,都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器。
尿常规检查,作为一种基础且重要的医 学检测手段,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健康信 息。不过,要获取准确的尿常规检查结果, 正确留取尿常规标本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 介绍如何正确留取尿常规标本,揭示尿液中 的“秘密语言”。
尿液的基本知识
尿液主要由水、尿素、尿酸、无机盐等 成分组成,其颜色、透明度及气味等特征受 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饮水量、饮食习惯、药 物使用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正常情况下,尿 液呈淡黄色、透明,带有轻微的氨味。当尿 液出现颜色变化、浑浊、异味等情况时,可 能预示着身体存在某种疾病。
尿常规检查的重要性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的重 要手段,包括肾病、尿路感染、糖尿病等。 通过尿常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尿液中的成 分变化,从而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因此, 正确留取尿常规标本对于确保检查结果的准 确性至关重要。
如何正确留取尿常规标本
选择合适的时机 做一般的尿常规检查 时,虽然任何时间段的尿液均可作为标本, 但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最为理想。因为晨尿 较为浓缩和偏酸性,有形成分相对多且完 整,无饮食干扰,不影响尿液化学测定。 此外,留取的尿标本应在 1 h 内检验,以 免因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尿中的细胞成分受 尿比重及酸碱度的影响而溶解破坏或皱缩 变形。
清洁与准备 在收集尿液前,要进行外 部生殖器的清洁。女性应清洗外阴部,特别 是在月经期间不宜收集尿液样本,以防经血 混入尿液中影响化验结果。男性则应清洗尿 道外口,有条件者可用消毒剂清洗。
清洁完毕后,应先排出一些小便,以冲 洗掉尿道口的脏东西,然后留取中段尿。中 段尿指的是排尿开始后的几秒钟不收集,然 后在中段时收集,最后再排尿结束,这样可 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污染。
正确留取尿液 留尿时,应注意尿量要 达到尿杯容量的 1/3 以上,以保证检验结果 的正确性。同时,应尽量避免经血、白带、 精液、粪便等混入尿液中。对于需要留取 24 h 尿标本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容器,并在 早上第一次排尿时将尿液排出并抛弃,之后 的所有尿液均需收集于该容器内,直至第二 天早上 6 点最后一次排尿。在留取过程中, 患者应尽量保持日常饮食和活动习惯,避免 剧烈运动和刻意改变饮食,以确保尿液样本 的代表性。
及时送检 尿常规标本留取后,应尽快 送到医院检验科进行分析。通常建议在 2 h 内送检,以免空气中的细菌污染尿液样本 导致检验结果异常。如果不能立即送检, 应将尿液存放在冷藏环境中,但同样不要 超过 2 h。
注意特殊情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 患者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建议等症状消 失后再留取尿液标本。
尿液中的“秘密语言”
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及气味 等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 状况。例如,无色的透明尿液可能说明 喝水较多;暗黄色或琥珀色的尿液可能 表示身体缺水;橙色或褐色的尿液可能 与肝胆疾病有关;而白色浑浊的尿液则 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或尿液中磷酸盐含 量高的表现。当然,这些只是初步的判 断依据,具体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尿常规 检查等其他检验结果。
总之,尿常规检查作为诊断和监测多种 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 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在留取尿 常规标本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 作,确保尿液样本的清洁、完整和代表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特征来初步了 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但切记不要自行诊断或 治疗疾病,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