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看到有一些人脸上红扑扑的,都以为是天气太热的缘故,或者有时候还会赞叹一句,你看那人脸色多好,红彤彤的。但没想到有些人其实是因为得了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常被人叫做“酒糟鼻”,是一种牵涉到面部中央区域(鼻子、两颊、前额、下巴)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成年人罹患该病的患病率约为5.46%,国内 20~50 岁的女性是该病多见人群,它不只是呈现“脸红”现象,更大概率会伴生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甚至出现眼部灼痛症状。为何这朵“玫瑰”如此“伤人”?
玫瑰痤疮的 “真面目”
玫瑰痤疮好发的区域为面中部,尤其是鼻翼、颊部、额头、下颌等部位,患者频繁会出现面部阵发性的潮红,当情绪起伏、日晒、遇到冷热刺激或食用辛辣食品后,这种潮红会愈发明显,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或许会出现持续性的红斑、丘疹以及脓疱,若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会出现鼻赘,不只是影响面容,还会让患者滋生出自卑心理。
玫瑰痤疮在人群里的发生几率不算低,尤其是 30~50 岁的成年人群体更易患病,而且从数量上看女性患者更多,然而男性患者一旦发病,症状一般更为严重。
发病机制
玫瑰痤疮发病的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起到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 遗传是玫瑰痤疮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家族中有玫瑰痤疮患者,那么其亲属患上该病的风险会相对增大,部分基因的变异也会增加个体患玫瑰痤疮的易感性。
神经血管功能紊乱 这是玫瑰痤疮发病的核心因素,患者面部的血管和神经对外界刺激极度敏感,比如温度变化、情绪起伏、辛辣食物之类,都有概率引起血管扩张和神经兴奋,由此造成面部潮红、红斑等表现,长期的血管扩张同样会导致血管壁的结构以及功能出现改变,致使症状持久存在。
微生物感染 毛囊蠕形螨感染目前被认为与玫瑰痤疮的发病紧密相关,毛囊蠕形螨主要寄生在人体毛囊及皮脂腺内,玫瑰痤疮患者,其面部毛囊蠕形螨数量往往大幅增多,这些螨虫的代谢物以及死亡后的残体也可能诱发炎症反应,引起皮肤出现如丘疹、脓疱的症状,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也共同参与了发病进程。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皮肤屏障恰似一层防护网,可阻止外界的有害物进入皮肤,同时把皮肤里面所含的水分锁住,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的角质层渐渐变薄,保湿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理化刺激及紫外线等,从而诱发炎症反应或者是原有炎症加重。
其他因素 饮食、饮酒、吸烟、精神压力大、内分泌失调等因素也会诱发或加重玫瑰痤疮,辛辣且具刺激性的食物与酒精会刺激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面部潮红;精神压力过大时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工作,引起病情反复从而逐渐加重。
对症施治是关键
治疗玫瑰痤疮需按照患者实际的病情与症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下面几种。
局部治疗 (1)外用药物:常用的外用药物里有甲硝唑凝胶、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类的药物,它们可抑制毛囊蠕形螨还有细菌的生长,减轻局部炎症;壬二酸乳膏可发挥抗炎、抗菌及调节角质代谢的作用,适合伴有丘疹、脓疱的患者;以溴莫尼定凝胶为代表的血管收缩剂可减轻面部的潮红和红斑症状。 (2)医用护肤品:选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效的医用护肤品,诸如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医用护肤品,可辅助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外界的刺激干扰。
系统治疗 针对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采取系统治疗方式,使用口服药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常用口服药物里有四环素类抗生素,起到抗炎与抗菌的作用;严重玫瑰痤疮患者可使用异维 A 酸胶囊,尤其是有鼻赘形成现象的患者,因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皮肤干燥等症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针对具有显著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患者,还可适当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
物理治疗 (1)强脉冲光:具有收缩毛细血管,增加皮肤胶原纤维的作用,从而改善面部红斑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对玫瑰痤疮红斑期以及毛细血管扩张期治疗效果颇为理想。 (2)激光治疗:比如脉冲染料激光,可以把扩张的毛细血管破坏,减轻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的情况。(3)光动力治疗:针对重度玫瑰痤疮,尤其是有丘疹、脓疱与鼻赘情况的患者,光动力治疗通过光化学反应从而起到局部消炎,抗炎作用。
手术治疗 针对鼻赘期已经出现明显鼻赘的患者,可考虑实施手术治疗,重塑鼻部形态,改善整体外观。
辅助治疗不可少
除了科学的施治方法,日常护理对玫瑰痤疮的康复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避免刺激 尽量避免日晒、冷热刺激、风吹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外出期间留意做好防晒,可选择温和的防晒霜或遮阳伞做防晒。一般要求户外 SPF50 以上的防晒霜,2 h 涂一次。
合理清洁 采用温和的洁面产品,规避过度清洁肌肤和使用刺激性十分强的洁面产品,每天进行洁面的次数不能太多,大多 1~2 次就可以。
饮食调理 饮食宜以清淡为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咖啡等,应多食用新鲜的蔬菜跟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规律作息 保障充足的睡眠,学会调整情绪状态,缓解心理重压。
玫瑰痤疮是一种需长期进行管理的慢性皮肤病,患者要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及时去正规医院诊疗,在医生的引导下实施科学的治疗和护理,以此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