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5-09-25 总第90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5-09-25 总第903期
返回上层

总第903期

发布时间:2025-09-25

科普

标题导航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策略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医师报》作者: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涂远霞  阅读: 8716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会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主要包括肢体瘫痪、运动困难以及抑郁障碍等,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深入分析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的康复应尽早进行,只要患者病情稳定便可以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体位摆放和肢体被动活动等。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预防肌肉痉挛和关节挛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当患者卧床时,应确保患侧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关节过度屈曲或者伸展。家属和护理人员也需要协助患者完成肢体被动活动,如关节屈伸和旋转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确保关节灵活性。

                                                                                       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其中运动疗法利用针对性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增强肌力和耐力。康复治疗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如站立平衡训练或者行走训练等。物理因子治疗则是通过声、光等物理因子帮助患者改善组织功能,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中频电疗和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使用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肢体功能。

     作业治疗更加重视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其中包括患者的穿衣和饮食等。通过积极开展作业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适应日常生活,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在穿衣和脱衣训练过程中让患者将患侧上肢和手穿进并脱出正确的袖管,再穿上或脱下健侧,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和自理能力。

                                                                                       心理支持和家庭教育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一般会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给予患者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安慰。家属也需要主动学习心理支持方法,辅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这一过程需要家属了解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帮助患者完成被动肢体活动,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训练当中。家属应学会主动识别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并发症的预防

     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疾病。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态,做好患者皮肤的清洁,确保患者皮肤干燥,使用气压床垫等防护措施,有效预防压疮的产生。同时,帮助患者适当增加活动量,做好肢体被动活动或者主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针对已经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采取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监测。

                                                                                            长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遗症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完成肢体的康复,在康复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护理和训练。在身体恢复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完整的康复计划。发病后 3~4 周,需要促进患者肢体的独立运动恢复和肌肉痉挛的有效预防;发病后 4~12周,重点增强患者的协调性和自主运动能力,根据患者的日常活动进行加强训练;发病后4~6 个月,重点纠正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不良模式和习惯,提高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针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康复护理的关键在于强化患者的残留功能和已有功能,利用代偿性训练帮助患者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比如,针对行走能力受限的患者,通过手杖辅助患者完成步行训练。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共同参与其中,主动配合,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多种措施的应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科普9月25日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