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5-09-25 总第90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5-09-25 总第903期
返回上层

总第903期

发布时间:2025-09-25

科普

标题导航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五个早期信号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医师报》作者: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卫生院 陈胜群  阅读: 8979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因感染、环境刺激等因素诱发急性加重,导致肺功能急剧恶化,甚至引发呼吸衰竭。识别急性加重的早期信号,并进行及时干预,是控制病情、降低住院风险的关键。

     咳嗽“升级”:频率与强度骤增 慢阻肺患者常伴有慢性咳嗽,但若短期内咳嗽频率明显增加,从每日数次增至数十次,且咳嗽力度加剧,甚至夜间无法平卧,需警惕急性加重。例如,原本仅晨起咳嗽的患者,突然出现白天频繁干咳或剧烈呛咳,可能提示气道炎症加重。

     痰液“变色”:量多质稠或呈脓性 痰液性状改变是急性加重的典型表现。若痰量从每日几口增至数十口,且从白色黏液痰转为黄色、绿色或带血丝的脓性痰,或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往往提示细菌感染。研究显示,约 70% 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由细菌感染引发,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最常见。

     呼吸困难“恶化”:静息时也喘不上气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核心症状,但急性加重时,患者会从“活动后气短”发展为“静息状态下也喘憋”。例如,原本能独立行走的患者,突然连穿衣、洗漱都需频繁停顿;或夜间因胸闷惊醒,需坐起呼吸。此时,血氧饱和度可能降至 90% 以下,需立即就医。

     全身症状“浮现”:发热、乏力与意识模糊 急性加重常伴随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低热(体温≥ 37.5℃)、肌肉酸痛、头痛或嗜睡。老年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可能仅表现为食欲下降、尿量减少或下肢水肿。若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或口唇发绀(青紫),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

     药物“失效”:急救药使用频率激增 慢阻肺患者常备沙丁胺醇等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以缓解突发喘憋。若原本每日使用 1~2 次即可控制症状,近期需每 4 h 甚至更频繁使用,或用药后症状仍持续 1 h 以上,说明病情已超出日常波动范围,需调整治疗方案。

     一旦患者出现上述信号时,应立即联系医生,评估是否需住院治疗。急性加重期患者若未及时干预,住院死亡率可高达8%~24%。患者需要遵医嘱调整吸入药物剂量,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例如,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者,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有感染风险者,需使用环丙沙星等广谱抗生素。此外,患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 50% 以上的感染风险;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受凉。

科普9月25日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