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降脂研究阴性结果再次验证百年胆固醇理论,防治ASCVD降低胆固醇是硬道理。基于有效性、安全性,推荐国人应用中等剂量他汀,必要时联合用药使LDL-C达标,并长期坚持。
解放军总医院叶平教授通过分析国人进行的3项强化降脂研究,提出了对我国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建议。
CHILLAS研究是首项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证患者中进行的比较强化他汀治疗与中等剂量他汀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研究显示,两治疗组LDL-C水平仅差6.4%,相应的心血管获益则相当。
ALPACS研究是亚洲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疗效研究。研究显示,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在亚裔人群(中国和韩国)中阿托伐他汀大剂量负荷治疗未能带来30 d内心血管更多获益。
ISCAP研究显示,与常规他汀治疗相比,择期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未能降低30 d和6个月MACE发生率。
叶教授指出,PCI围术期强化他汀研究带给我们启示:他汀治疗获益的本质在于降低胆固醇,而非“多效性”。因为不管是他汀类药物,还是非他汀类药物,都是降低了LDL-C才能产生心血管获益,而不是一个负荷剂量就可以带来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减少及30 d和6个月 MACE的减少。而他汀获益的根本在于长期坚持。
IMPROVE研究显示,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同样降低了LDL-C,带来心血管获益,因此基于现有证据,“LDL假说”应改为“LDL原则”,不论应用何种降脂药物,只要能降低LDL-C就可获益。
因此,叶教授认为,强化降脂是目标的强化,不是应用大剂量他汀。对个人采用合适剂量的他汀,达到按危险分层应达到的目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