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妊娠服用150 mg氟康唑可增加妊娠相关不良事件
近日,丹麦一项研究显示,口服氟康唑和流产或存在关联。为此,4月26日,FDA宣布将对目前可用的安全数据进行回顾审查,建议女性妊娠期间应谨慎使用口服氟康唑。(FDA官网)
虽然当前药物说明书中并没有标明妊娠女性服用150 mg氟康唑可增加妊娠相关不良事件风险,但FDA表示,这些建议可在回顾审查完成后修改。
口服氟康唑用于治疗阴道、口咽和食管念珠菌病及隐球菌性脑膜炎。据报道,多次高剂量的口服氟康唑(400~800 mg/d)可致出生畸形,尽管丹麦研究口服氟康唑的使用多为为150 mg/次,服用1或2次。
由于既往研究表明,妊娠早期高剂量氟康唑可致Antley-Bixler综合征的发生, Antley-Bixl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且表现各异的出生缺陷,包括短头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因此,2011年FDA发出警告,但此警告并没有涉及单一、标准的150 mg剂量。
5月1日起脊灰疫苗免疫新策略实施
我国已于5月1日实施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替代tOPV,并将脊灰灭活疫苗(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次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调整是全球消灭脊灰的统一行动,也是我国脊灰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国家卫计委官网)
脊灰病毒有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血清型,相应的疫苗也需要包含3个血清型的疫苗毒株,即三价脊灰疫苗。我国在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的证实,但由于邻近多国仍有脊灰野病毒的流行,为防止脊灰输入病例的发生,2000年以来我国仍继续使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2015年WHO宣布Ⅱ型脊灰野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接种含Ⅱ型毒株的减毒活疫苗已没有必要。为此,WHO决定全球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改用含有Ⅰ型、Ⅲ型两个血清型的二价减毒活疫苗,同时要求各国引入至少一剂次脊灰灭活疫苗。本次调整在包括中国的仍在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的155个国家同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