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人们发现可通过对多种免疫异常靶点调控进而对病理性的免疫应答进行干预,力求达到治疗目的,这被称为哮喘的靶向治疗。近年来,这一领域成为人们竞相研究的热点,新药也层出不穷。
抗细胞因子抗体 哮喘发病过程中有许多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有效抑制细胞因子的作用,可起到防止哮喘发生发展的目的。
已有相关研究显示,使用可溶性IL-4受体的哮喘患者肺功能、哮喘症状和急性加重均有改善,但其作为哮喘的一种治疗方法还有待大样本临床研究。
两种人源化IL-5单克隆抗体Reslizumab和美泊利单抗等也已经开展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血清和痰中嗜酸粒细胞下降,但不能减轻组胺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这可能是由于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还有其他炎性细胞的参与。抗IL-5单克隆抗体如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能发挥更好作用。
使用拮抗IL-l3的单克隆抗体Lebrikizumab可增加哮喘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但对于哮喘症状、病情恶化率及生活质量无作用。
其他主要针对细胞因子的抗体还有IL-2受体拮抗剂、抗IL-9抗体、抗TNF-α抗体等,尚需要更全面的临床试验进行评估疗效。
抗IgE抗体 哮喘是由IgE抗体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IgE与哮喘发生及气道高反应性形成密切相关。
奥马珠单抗是抗IgE重组人单克隆抗体,2003年经美国FDA批准已上市,适用于皮肤过敏原实验阳性的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也适用于激素疗效不佳的患者。奥马珠单抗可改善哮喘症状评分,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激素用量,改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且其耐受性良好,可作为中、重度哮喘的第5级治疗方案,已写入GINA指南。
转录因子抑制剂 转录因子调节多种炎症基因的表达,并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成为新的哮喘治疗目标。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核因子κB路径抑制剂IMD-0354、转录因子GATA-3抑制剂、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6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等,尽管这些研究很多还在细胞或动物水平,但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非常有潜力的靶点。
其他靶向药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治疗靶点被识别出来,并开发了针对性药物。如Toll样受体9激动剂、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激酶抑制剂、脂氧素A4类似物等,但上述药物均尚存不足,能否成为有效的抗哮喘药物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根据哮喘不同类型选择特异性靶向治疗成为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疾病的异质性,这些治疗靶点可能很难适用于所有患者。
尽管目前基础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突破,发现了许多新药,但大部分还处在动物实验或早期临床试验阶段,有待于后期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进行评价。但未来随着对哮喘不同临床表型、生物标记和基因图谱的认识,靶向治疗作为哮喘个体化治疗的一个方向,前景无疑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