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萍)又一位身处壮年的临床精英猝然离世!
8月15晚,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教授,因公会议返京途中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未能挽回生命,享年51岁。
近期医生猝死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无一不是风华正茂、无一不是年富力强。
每一次悲剧出现,都令人唏嘘。“以前,很多人听闻医生,特别是中青年医生突然离世的第一反应是‘医生怎么也会猝死?’但现在,医生猝死似乎成了常态。给别人看病的医生自己都健康难保,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进刚医生指出。
杨进刚表示,压力和猝死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在今后一段时间,在高强度的工作负担下,大医院医生的压力只会更大。工作压力大,怎么办?有研究表明,压力本身不会影响健康,而对待压力的态度,才是决定健康的关键。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一定要注意调节情绪。”
除调节好心理之外,在工作压力面前,科室管理方面也可有所作为。如何确保员工每天平均工作8小时?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黄宇光主任曾向记者介绍,在其科室,超过8小时的工作时间为超额工作时间,此时工资为正常上班时的2倍。“有些年轻人因生活压力大,主动要求加班,但为了保障他们的健康,我们施行总额封顶制度。即每月加班工资有一个限额,超过限额会被要求强制休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我快80岁了,还能跑步,家里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运动。”他不赞成宣传在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也不认同“英年早逝”的想法,而希望大家给身体投资,“要善于工作、也要善于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