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SCO年会结直肠癌教育专场“局部晚期直肠癌:是时候改变了吗?(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Time for Change?)”讲台上,我国学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作了题为“直肠癌的长程放疗与短程放疗(Short-Course vs Long-Course Radiation 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的演讲。
章教授对比解读分析了短程放疗、长程放疗相关临床试验,并探讨了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目标。经回顾多项临床试验,章教授指出,短程放疗及 长程放疗均能有效控制局部病灶,两者的远期毒性相当;延长短程放疗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可改善病理完全缓解;长程放疗更利于肿瘤降期。直肠癌治疗的目标可包括:控制局部病灶,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及肿瘤降期;降低远端转移危险;器官保护及根据高/低危险因素决定患者选择短程放疗还是长程放疗。章教授建议,基于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层,选择放疗方式(短程或长程)。
中国专家走进世界医学权威杂志JAMA
ASCO大会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陈锦飞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崔越宏教授访问JAMA总部,与JAMA主编Howard Bauchner教授就JAMA审稿流程、投稿经验等交流座谈。
LUX-Lung 8 试验揭晓
ASCO年会上公布的LUX-Lung 8试验的总生存期(OS)结果显示,阿法替尼治疗可使死亡风险明显降低(19%),并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达7.9个月,超过厄洛替尼(6.8个月);接受阿法替尼治疗1年后仍存活的患者数量要明显多于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36.4%与28.2%)。
LUX-Lung 8试验中国首席研究者、上海胸科医院肿瘤陆舜教授强调:“LUX-Lung 8 试验结果非常令人鼓舞,因为其说明了以ErbB受体为靶向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意义。国际指南将厄洛替尼作为肺鳞状细胞癌的二线治疗选择,阿法替尼的结果更胜一筹,表明阿法替尼可让该患者人群获益更多。”
(上接第18版)
局限性脑转移
辅助全脑 放疗风险 大于获益
关于辅助全脑放射治疗对认知功能影响的长期争论,一项Ⅲ期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显示,在有1~3个小的脑转移灶患者中,相比单纯接受放射外科治疗者,接受放射外科治疗后行全脑放疗者更易出现认知能力下降。(摘要号LBA4)
研究还发现,全脑放疗并没有显著延长患者生存,但它确实有助控制脑转移瘤的生长。
ASCO视角
ASCO专家Brian Michael Alexander说:“这项研究将帮助成千上万的当前和未来患者形成治疗决策。作为医生,我们希望为患者提供最佳疗法,有时少治疗可带来更好效果。在接受放射外科治疗的患者中,加入全脑放疗须权衡其益处与风险、不良反应,该研究有助权衡相关因素。
研究者说
“我们曾给予患者早期全脑放射,但我们现在知道,该疗法的毒性对患者的影响比脑癌细胞生长或复发更糟糕,资深作者、美国梅奥诊所Jan C. Buckner说:“我们预计全脑放射治疗将转向用于挽救治疗和终末期姑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