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华大学发布的一份公益调研报告让人大跌眼镜,该报告称,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为显著,PM2.5吸入量室内占八成。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等在《JACC》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在中国污染严重的城市,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心肺功能有益。
研究中,上海市的35位大学生被随机分到两个宿舍,一个宿舍里的空气净化器是真的,另一个宿舍里的是假的,在使用48 h的真假空气净化器后,两周后这35位大学生交换宿舍。当然,这些大学生并不知情。
研究发现,安装空气净化器后,室内PM2.5浓度很快就下降了57%。而且随着空气PM2.5的降低,人体炎症以及血栓形成的生物标志物均显著降低。此外,收缩压和舒张压,呼出的一氧化二氮分别平均降低了2.7%,4.8%和17%。
研究者分别在使用真假空气净化器后都测量了炎症和凝血功能标志物、血管收缩和肺功能,以及血压以及呼出的一氧化氮等进行了检测。
“未来应该进一步评估一下长期使用空气净化器的潜在健康效应,我们这次在健康人群开展了试验,今后可在比较脆弱的人群,如儿童、老人以及一些有心肺疾病的群体中开展。”研究者表示。
随刊评论则直言不讳地表示,这项研究虽有意义,但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才是根本。
在我国,室外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是影响居民健康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