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6-04 总第407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6-04 总第407期
返回上层

总第407期

发布时间:2015-06-04

青春期医学

标题导航

青春期矮小治疗原则: 注重生长成熟正平衡

发布时间:2015-06-04来源:《医师报》作者:梁黎  阅读: 51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青春期矮小一般需满足三点:已开始性发育(女孩乳房≥B2,男孩睾丸≥G2);身材矮小或身高≤-1SD,但按骨龄的身高标准差在-2SD以下或预测成年终身高<-2SD;无特殊疾病。常见青春期矮小类型:特发性矮小(ISS);小于孕龄儿(SGA)生后的持续矮小;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青春期矮小治疗的难点和困惑:如对青春期前矮小(ISS、SGA),rhGH治疗呈剂量依赖,较大剂量可增加生长速率;但在青春期,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也可能会加快性发育进程,限制了成年身高的改善;另一方面,性发育启动后,因生长潜力变小,rhGH改善身高作用受限。

迄今,青春期矮小治疗方法有:单用大剂量rhGH;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单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rhGH联用GnRHa;rhGH联合AI。单用大剂量rhGH是希望实现青春期身高增长的“最后冲刺”;单用GnRHa主要为了抑制性腺轴,延缓性发育进程和骨龄增长,延长生长期;rhGH联用GnRHa或AI是期望在延缓骨骼增长的同时,增加生长速率、延长生长时间,以促进生长/成熟的正平衡。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体化治疗,疗效有个体差异和局限性(家族性矮小疗效差,国外报告两药联合治疗青春早期矮小3年平均增高4.9cm);GnRHa不单独应用于ISS和SGA(疗效差、可能影响骨盐沉积峰值);要考虑各种药物潜在的副作用、巨大的经济代价、药物适应症和儿童用药风险,要有家长、孩子知情同意,必要时伦理委员会备案;治疗前告知联用事项并做好相应检查;不推荐广泛地用于改善身高。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