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6-04 总第407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6-04 总第407期
返回上层

总第407期

发布时间:2015-06-04

呼吸

标题导航

14项重磅研究推动肺癌治疗

发布时间:2015-06-04来源:《医师报》作者: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唐昊  阅读: 42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在肺癌方面,主要回顾了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的14篇文章。

在分子机制方面,美国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计划对230例腺癌标本进行mRNA、microRNA、DNA测序研究,发现突变频率为8.87突变/兆碱基,18个基因呈现高频率突变,62%的病例发现明确的癌基因活化突变,包括KRAS(3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1%)、BRAF(7%),女性EGFR突变更多见,而男性以RBM10突变更常见,提示涉及多种信号途径,今后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靶点的研究不应局限于RTK/RAS/RAF途径,针对MET和ERBB2/HEB2途径的抑制剂研究也很有希望。

在肺癌筛查方面,Black等分析了NLST研究的成本效益。2011年发表的NLST研究显示,低剂量螺旋CT可使高危人群的肺癌相关死亡率降低20%。作者分析发现,低剂量CT筛查的成本效益比是81 000美元/质量调整生存年,但是对筛查模型的适度修改可显著降低成本。

此外,会议期间,众多专家就肺癌筛查是否应该严格遵循USPSTF标准、筛查是否应该只在教学医院/三级医院进行、生物标记物目前是否可用于临床以及肺癌过度诊断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辩论演讲。

在肺癌分子标记物方面回顾了《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聚焦于PD-1、PD-L1与抗PD-1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该研究发现,通过对肿瘤组织PD-L1表达的检测可以预测特异性抗PD-1治疗的反应,为抗PD-1的个体化治疗提供证据。

肺癌的治疗方面详细回顾的文献最多。一项靶向治疗研究首先强调了多重突变基因检测对于靶向治疗药物选择的意义。该研究发现,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入选的腺癌病例中,可确认突变基因的占64%,包括KRAS(25%)、EGFR(21%)、ALK(8%)、ERBB2/HER2(3%)及多重突变(3%),若按检测结果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中位生存期可达3.5年,而不检测的情况下,中位生存期只有2.4年。

另一项关于靶向治疗的研究则聚焦于色瑞替尼 对于存在ALK基因重排的NSCLC治疗效果,作为第二代ALK抑制剂,色瑞替尼比克唑替尼对ALK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色瑞替尼的总有效率可达58%,而对于克唑替尼治疗耐药的病例有效率也可达到56%。

在放疗方面,回顾了荷兰一项历时10年的立体定位放疗(SBRT)研究,对无法手术治疗的早期NSCLC或转移性肺部肿瘤进行针对性的SBRT,入选近1000例患者,结果显示效果显著,肿瘤直径缩小趋势明显,外周病变比中心性病变效果强4倍,且对于转移性肺部肿瘤也有较好的疗效。

《新英格兰杂志》于5月21日在线发表的关于抗PD-1药物Pembrolizumab治疗NSCLC的研究未纳入其中,该研究振奋人心,让免疫治疗在未来有希望成为肺癌治疗的主力军。研究显示,肺癌组织PD-L1表达在50%以上时,有效率可达45.2%,中位PFS 6.3个月。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