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我,你就是个为青春期医学狂舞的人!”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对于别人这样的评价,于泓教授也承认,只有具备狂舞的劲头,该领域才得以今天的发展。于泓教授坦言,事实上,青春期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很多医生甚至是青春期医学相关科室的医生,都对其没有清晰的概念。
在5月8日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于泓教授介绍了专委会历史: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家委员会成立;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青春期医学学组成立;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才正式成立。
什么是青春期医学?于泓教授介绍,青春期医学服务年龄按国际惯例目前应是10~24岁,但随着全世界儿童性发育提前的趋势应考虑更改为6~24岁,甚至可延伸到0岁或胎儿期,这样才更符合青春期医学(尤其是性发育)连续性阶段性的发展规律。
“过去儿童医院的服务对象是14岁以下,成人医院是18岁以上,因此14~18岁无人管辖,我将其称之为‘医学孤儿’。”于泓教授指出,按当前未成年法规定,18岁以下均属未成年人,虽然大部分儿童医院将服务年龄上限增至18岁,但仍有部分医院只服务到14岁。“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将儿童医院服务年龄扩展至18岁。”
此外,由于青春期发育涉及到遗传、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疾病等诸多因素,因此青春期起点并不同步。
于泓教授介绍,青春期包括生理性青春期和病理性青春期。对于病理性青春期,可能存在青春期发育的年龄段或过程不正常。“以出生时的性发育缺陷(如处女膜闭锁、性反转)为例,这些人必然会出现青春期异常。但一定等到青春期再治疗吗?当然不是,青春期医学专业医生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诊断、干预,否则必定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青春期医学要研究青春期的正常发育过程,以及如何保健;另一方面,青春期医学还要研究青春期的异常发育过程,疾病如何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
“青春期的主线是性发育。”于泓教授表示,随着性激素缓慢上升,心理行为发育发生改变。心理行为发育包括一般心理行为发育和特殊心理行为发育。一般心理行为发育最突出的表现是逆反,这是自我认知的逐渐体现,儿童青少年在青春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但有些可能是偏颇、幼稚或不正确的,受到指正后就易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特殊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即性心理行为问题。随着性激素分泌升高,儿童青少年开始关注自身的性发育,性别关注逐渐出现,性要求也开始出现。
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格、体质、心理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于泓教授对于领域的发展充满期望,但她也强调,“社会各界决不能忽视!”
学生健康体检议案研讨会召开
年会上,青春期医学学校健康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潘慧教授表示,以往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在校学生、校医等的调研及科普工作中可以看到,我国目前包括学生健康体检、心理发育教育、校医培训等方面均存在很多不足,亟需关注。因此针对与会医生对学生健康体检现象的关注程度进行调查,收集全国各地信息;针对健康体检内容落后(如不包括性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管理不合理(如学生健康保健所由教育部而非卫生部门管辖)等问题发出倡议。此外,还将提出健康体检由妇幼保健医院负责的建议。会议最终将形成议案并提交国务院。
青春期医学5个分册撰写工作启动
会议中,青春期医学的五大学组:男科学组、妇科学组、心理行为发育学组、临床遗传学组、临床内分泌学组分别讨论了本专业编写书籍分册的宗旨和要点。
于泓教授介绍,该分册将由各个学组负责组织编写,一系列丛书的形式,分阶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青春期医学流调研讨会召开
既往我国并无青春期人群的相关流行病调查,于泓教授介绍,本届会议决定将在全国设定10余个流调点,进行青春期医学大型流行病学的调查,以期获得我国青春期人群的一手资料,以期真实反映该人群的特点,从而为一步医学防治做铺垫。
地方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委会启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熊丰教授主持了本次启动会,熊丰教授介绍了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医师协会下成立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情况以及未来具体规划。她希望各地专委会积极带动当地青春期医学发展。
八学组鼎力青春期医学
2014年11月8日,专业委员会成立时,便成立了青春期医学临床遗传学组、青春期医学内分泌学组和青春期医学学校健康学组,分别由顾学范、王伟和潘慧担任组长。本次会议上,还成立五个工作组。
青春期医学男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协和医院伍学焱教授介绍,男科学组的成立,对我国男科学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先,通过掌握这一时期正常人的变化及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可为判断异常情况提供临床参考。另外,了解这一阶段男性存在的问题,可谓从“源头”寻找病因,并开始及时的矫正和治疗。
青春期医学妇科学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孙莉颖教授表示,儿童青少年妇科疾病不但病种有别于成人妇科,在检查体位、检查方法、治疗方法、用药选择、预后等方面也和成人妇科有很大的差异,同样也需要特殊专科医生掌握、处理和研究儿童青少年妇科问题。
青春期医学心理行为发育学组组长、北京儿童医院闫春梅教授介绍,生理发育和心理问题就像青春期成长的两条腿,缺一不可。青春期充满变化,青春期的儿童常出现学习、行为、交往、人格形成等一系列问题。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常使家长措手不及,感到迷茫,更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释青春期发育、性知识及性心理等,甚至引起社会问题。因此,学组的成立至关重要。
青春期医学青年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儿童医院吴迪教授强调,青年工作组不是一个固定的学组,而是涵盖多个学组年轻后备力量的集结,学组挑选内分泌、遗传代谢、心理、男科、妇科等多学科的年轻精英作为骨干。各骨干首先在青年工作组进行培养,而后输送到其他各学组。
青春期医学社会工作组组长、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马华梅教授强调,学组成立后将把规范青春期医学护理、人员培训以及宣传推广作为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