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值班医生因患儿不符合住院指征,未收其住院,遭到患儿家长暴打,办公室也被砸。6月25日中午,该院医生自行发起抗击暴力袭医抗议活动。
★6月27日,上海瑞金医院一名妇产科女医生在查房时因拒绝患者违规延长病假要求,遭到对方掌掴。同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也发生一起医患矛盾,外科医生钟医生在吃完午饭返回门诊时,遭到患者家属推打。
★6月28日凌晨3时,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急诊流水大夫在高强度熬夜工作7小时后,被一高大强壮饮酒后的青年恶意寻衅,遭到辱骂和暴力伤害。
★6月28日13:4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田医生(女)被打。肇事者于13时20分来皮肤科,要求加号,但因经过上午半天看诊,到当时田医生尚有很多挂号患者未看,不能再加号。该男子得知不能加号,恼羞成怒,踹了田医生几脚后于13时35分逃跑,现已被行政拘留。
医患矛盾终于过渡到院医矛盾。落后的医院管理机制和方法在伤医事件面前,被扒得精光。医院管理者十分享受行政管理的滋味,但是缺乏与医生命运共同体的自觉。
医院管理者不做疏导、不加安抚,对上一味逢迎,对下武断压制,罔顾一线医务人员情感,粗暴发布官样命令,给这个本来算不上很严重的医患冲突推波助澜、火上浇油。——郝金刚 医师
这几天朋友圈转两件事:朝阳医院门诊医生被打,协和急诊医生被打!在这里说一句:医疗秩序的维护不光要靠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更希望医院管理者能改良流程,制定政策法规的部门切实做到推动自由执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第三方鉴定机构也要改变官办形象,让患者信服。总之,医疗去行政化迫在眉睫!
——微博大V 于莺
与其他伤医事件不同,医患矛盾只是重庆这次事件表面的导火索,反映出来的却是内中更为尖锐的“院医矛盾”,医院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冲突被公开化、台面化。
患者的病情是否需要住院,这是医学指征,本来就应由所负责诊治的医务人员去把握、判断,不劳他人置喙。无论曾有过怎样的积怨,总要给予就诊者基本的医学支持,更何况实施暴力者是患者家长,患儿本身何其无辜。
医生本应该做的,是继续遵循医疗常规,按标准流程处理,该用药用药、该手术手术、不该住院就继续拒绝住院,而不是拒绝所有,哪怕是最基本的挂号接诊请求。导致这一情况发生,医院管理者的所作所为难辞其咎。
依法惩治医闹,这是目前广大医务人员的普遍诉求。然而,这次事件让大家了解到,对医生工作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除了医闹,还有不作为的上级领导、以及不健全的医疗体制。
归根结底,医生本身的不自由是“院医矛盾”产生的关键。但凡可以用脚选择执业地点,医生不会甘心忍受这样的屈辱;同样,如果医院并不是医生唯一的执业地点,医院管理者又怎么会唯上不唯下,视医务人员为皂隶,可任意谩辱而驱使之。(来源:微信公众号: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