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7-02 总第41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7-02 总第411期
返回上层

总第411期

发布时间:2015-07-02

呼吸

标题导航

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5-07-02来源:《医师报》作者: 解放军总医院 刘又宁  阅读: 213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聚焦呼吸道感染热点问题

▲ 解放军总医院  刘又宁

blob.png

呼吸道感染对人类健康有巨大威胁。英国一项研究预测:2050年我国每年将有10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

十余年来,呼吸学科在感染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解决了一些焦点问题。2003-2004年,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发现,中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5.5%,主要的耐药表型为cMLS,主要的耐药基因为ermB(89.2%),有别于欧美等国家相对较低的耐药率(<40%)和主要耐药表型(M)和耐药基因(mefE)。

肺炎支原体病原学诊断的可靠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既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又耐喹诺酮的革兰氏阴性菌仍是目前呼吸道感染另一焦点。

2008-2010年,中国九城市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微生物学与临床特点的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发生于ICU,发生率为15.4%,尤其是行机械通气者;患者合并的前四位基础病分别为慢阻肺、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实体肿瘤。分离到的主要细菌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严重。此外,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一旦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应按MRSA治疗,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与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

1998-2007年对临床确诊的肺真菌病患者研究发现,前五位致病原依次为曲霉、念珠菌、隐球菌、孢子菌及毛霉。其中,念珠菌属中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多。肺隐球菌病患者发病年龄较轻,社区发病多,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