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要紧”,这是个普通常识,路人皆知。可惜,时下某些医务人员对此似乎倒欠缺了什么。
听一位老者诉说,他老伴一日上午突然晕厥,瘫倒在地,很长时间才缓过气来。经一家民营医院脑CT检查,无大碍。中午,老伴又一次晕倒。家人忙将其送往市里一家大医院神经内科诊治。
门诊医生未多问询便让患者住进他们病房。病房医生简单问了几句,便埋头电脑,磨磨蹭蹭,将近一个小时,最终拿出了长长一份约有十几个项目的“体检”单。患者随即在不同楼层之间奔波检查。查心电图时,患者又因晕厥火速返回病房,而这位医生还是不紧不慢地埋头电脑。患者入院3个多小时,还未得到一点实质治疗。老人几乎哭着求医生:“快帮我们用药吧……”,可得到的只是他一句冷冷的回答:“不查清怎么用药?”。不久,那医生竟正式宣布:“人没用了,通知亲属吧!”家人哭成一团。
好在这时来了位心内科主任,他看后让患者立即转心内科抢救室,经人工呼吸和电击,患者奇迹般地活过来了。接着,装了心脏起搏器,患者很快出院和健康人一样了。
真地好险啊,要不是那心内科主任,老人的老伴或许早就驾鹤西去了。
那位神经科的医生是不是医术不行呢?恐怕也不能这样认为,神经科一般负责诊治脑部疾病,而老人老伴的病根在心脏。医生自然不会样样精通,但那位医生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肯定是要打问号的。
患者晕厥,已做了脑CT,脑部无大碍,做为神经科医生应立即建议其转科。晕厥是个危险病症,医生接诊后,应迅速诊治,检查也应拣最关键的项目抓紧查一查,有些检查完全可以等患者平稳下来再进行。
出现这个状况或多或少与将医生个人福利与 挣钱多少的制度有关,不过,我以为这种情况主要还在于医务人员自身的修养与水平。
因此,在做好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应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教育。毕竟,救人才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