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2010年,笔者团队就发现了持续变应原的雾化能够诱导致敏小鼠气道黏液分泌细胞增生、气道平滑肌(ASM)细胞的肥大和增生等改变。Th17细胞过继回输能够加速该病理过程,早期应用IL-17 单克隆抗体可明显减缓变应原和Th17细胞诱导的小鼠气道重塑进程,并下调气道组织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的表达。
HB-EGF 单克隆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AG1478在不影响气道IL-17水平的情况下,可减轻变应原和Th17细胞所致的气道重塑严重程度, KC单抗虽能够抑制Th17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向气道募集,但并不能减轻上述病理改变。
在体外共培养,无论有否Transwell小室的阻隔,Th17细胞都能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及其HB-EGF的表达,且与共培养体系中Th17细胞的比例构成量效关系,而IL-17单抗可抑制Th17细胞的这种作用。这些结果表明,HB-EGF可作为Th17/IL-17的下游信号分子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J Immunol. 2010,185:834)
最近,笔者团队又报道,随着过敏原雾化攻击时间的延长,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周围血管的再生程度逐渐加重,且其严重程度与肺组织Th17细胞的数量及其细胞因子IL-17A(而非IL-17F)的浓度成正相关。
实验第24 d开始气道内滴注IL-17A,可促进模型小鼠气道周围血管的形成,尾静脉Th17细胞过继回输也发现相似结果,且这一作用可被IL-17A单抗(而非IL-17F单抗)拮抗。内皮祖细胞体外趋化实验提示,IL-17A可直接趋化内皮祖细胞,进一步的体内实验也有类似发现。这些研究表明,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7A参与了哮喘气道周围血管的再生过程,其可能机制为通过IL-17A直接趋化内皮祖细胞和(或)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过程。(J Immunol. 2015,194:3557)
此外,笔者团队还发现,随着OVA雾化攻击时间的延长,模型小鼠肺组织HB-EGF浓度逐渐升高、CD34+α-SMA+肌成纤维细胞比例增加、气道平滑肌重塑程度逐渐加重,且后两者与HB-EGF浓度成正相关。
气道滴注HB-EGF可使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 CD34+α-SMA+肌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加,并加速其气道平滑肌重塑的进程,而应用抗HB-EGF单克隆抗体则能显著减少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小鼠肺组织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并减轻其ASM重塑的严重程度。这些结果提示,HB-EGF可通过p38MAPK介导的ASM细胞迁移参与哮喘气道平滑肌的重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