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被称为“松绑”政策的广东省最新一轮多点执业新政,没能迎来预想中的“爆发期”。
上个月,广东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多部门印发相关通知称,医生多点执业无须经过第一执业机构审核同意,只需要事先采用书面报备的形式“打个招呼”,办好备案便可。且省内执业点数量不受限。
虽然这一利好消息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仍有大部分符合多点执业资格的医生处于观望之中。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尹炽标认为,多点执业新政,对于大型三甲医院医生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很多配套政策并不明晰。如多点执业后,医务人员的薪酬怎么给?第一执业点原本是按一个月的工作量确定薪酬的,去了第二、第三执业点后,没有为医院做的贡献,这部分薪酬怎么发,谁来发,是个很大的问题。”尹炽标分析说,各层级医疗机构的收费差异,也是导致医生积极性不强的原因。“基层定价低,利益驱动性不强。”
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唐小平认为,专家们迈不开多点执业这条腿的原因,主要还是现有的大医院专家本身工作量已饱和,而且门诊数量还在增长,抽不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