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与儿童及青少年的大脑结构有关,而且在经济条件最差的群体中这种关联最强。(Nat Neurosci.2015年3月30日在线版)
该研究纳入1099例3~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通过人口统计学、发育史问卷和大脑磁共振成像,来判断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父母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及受试者大脑表面积二者之间的关联。
结果表明,家庭收入与大脑表面积存在非线性相关,而且这种关联要强于父母教育程度的影响。在家庭收入最低的受试者中,收入变化一点,一些大脑区域的表面积就会发生较大改变,这些区域涉及的大脑机能对学术成就比较重要。而在家庭收入较高的受试者中,收入增加所对应的大脑表面积改变要小得多。研究还显示,家庭收入较高的受试者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因其大脑表面积更大。
研究者指出,家庭收入决定着营养条件、卫生保健、教育情况和游乐场地,甚至有时关乎空气质量,而环境中的所有因素都会塑造发育中的大脑。而富裕家庭能够提供更广泛的资源,会使儿童的大脑结构出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