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奉彦)“我国半数房颤患者属于卒中中、高危,抗凝治疗亟待加强,心内科、神经科医生都要对房颤患者积极评估卒中风险,选药时要选取对缺血性卒中预防效果好的抗凝药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少稳教授在3月28日举行的首届两岸三地房颤抗凝专家高峰论坛上强调。会议上,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房颤专家解读了各地房颤抗凝现状。
2015年英国一项纳入4项临床研究的文章发表在《国际心脏病学杂志》,结果显示,与非亚洲人群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亚洲人具有更佳的获益/风险比,其中在减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事件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等方面,达比加群酯150 mg 和110 mg、bid 对亚洲人的疗效均显著优于非亚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