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惠)3月28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第一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在安徽蚌埠举办,这被认为是继2014年新一届呼吸危重症学组成立以来,呼吸学界实践“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实行捆绑式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行动。
大会主席、CTS主任委员王辰院士表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具有天然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PCCM)的形成即是这种联系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现代呼吸病学的基本格局。呼吸病学有关呼吸衰竭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诊治手段是形成现代危重症医学的学术与技术基石,而危重症医学利用现代的实时监护技术,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能更直观、更细致、更连续地对每一名呼吸衰竭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严密地观察,藉以深化我们对呼吸生理和呼吸衰竭时的病理生理与疾病诊疗的认识。
“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实行捆绑式发展是重要的学科、单位和个人发展战略。一名不掌握危重症医学的呼吸专科医生难于良好地承担呼吸疾病的防治任务。危重症医学的训练对于从事现代呼吸病学的呼吸专科医师至为重要,十分有益。”王辰再次强调。
本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安徽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协办。据呼吸危重症学组副组长詹庆元教授介绍,论坛涵盖了呼吸生理、呼吸危重症影像等13个专题。“尽管准备时间很有限,但推动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使命感和众志成城的决心促成了此次会议的如期举行。相信本次会议必将成为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开展学术交流是促进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获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的主要渠道。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治疗,让学校及周边医学同仁通过学习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和新的经验,持续提高呼吸与危重症的理论和临床治疗水平。
——蚌埠医学院党委书记 齐玉龙
第一届呼吸危重症论坛的召开对安徽省呼吸危重症医学崛起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虚心学习,积极吸收、借鉴、落实会议成果,助推呼吸危重症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陈余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