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邢远翔)这是一双神奇的智能机器手,依靠360度的灵活旋转,可使视野无死角,更因它能替代人稳稳地固定腔镜,使施术者不会因扶镜者的呼吸和疲劳影响动作的精准,既提高了手术质量及效率,也节省了手术的人力。6月22日,在广州闭幕的“智能机器手、高清腹腔镜微创手术演示及研讨会”上,何继善、钟世镇院士和来自全国的肝胆外科专家,对我国自主研发、德国制造的CHiAO牌智能机器手啧啧称赞,夸它是“外科医生的第三只手”。
钟世镇院士在会上指出,目前我国科研投入巨大,论文数量众多,专利项目无数,但临床效益甚少,转化效益不高、前景不妙。依据国际经合组织对创新的定义(由知识提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过程),科技创新更要重视效益,没有效益的论文、发明、专利不是创新。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其国产化的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不断发展。
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乔铁目前已申报了1000多项国家专利,38项国际专利,他是全球申报和拥有专利最多的医生,是医生中的“爱迪生”。
乔铁还把近100项专利转化为产品。2012年他提出用知识产权打造“中国医谷”的梦想,已经吸引了投融资家、国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