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6-26 总第36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6-26 总第362期
返回上层

总第362期

发布时间:2014-06-26

肿瘤

标题导航

姑息治疗弥补科学与人文的断裂

发布时间:2014-06-26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责编:李玉梅  阅读: 220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CRPC第三届和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名誉主任委员于世英教授指出,CRPC从1994年成立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队伍越来越壮大,正如2009年发表的“武汉宣言”所言,以“关爱·生命·质量,重视姑息治疗,改善生活质量;从愿望到行动,探索中国癌症姑息治疗发展之路”为目标,在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政策支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回眸历程  多方面行动彰显成效

学术交流

CRPC以癌痛治疗作为发展的契机和早期工作的重点,并在学术工作中不断壮大队伍规模。CRPC成立伊始,即将推广WHO三阶梯镇痛方案作为学术交流的主攻方向,在西安、广州、北京、成都召开了一系列癌痛姑息治疗研讨班和学术会议。于1997年(黄山)、2002年(黄山)、2006年(上海)、2008年(昆山)、2009年(武汉)、2010年(广州)、2011年(福州)、2012年(青岛)、2013年(南京)分别成功举办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本次大会是第十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注册参加人员超过1500人。


继续教育

CRPC以癌痛、症状处理、心理、医患沟通及灵性关怀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工作,包括:1992-1997年的癌痛姑息治疗骨干培训;2000年至今的无痛过年活动;2006年至今的有10万医师/药师参加的麻醉处方资格培训;2010年开始的空中课堂,已举办86场,6288家医院、3.6万医生参加;2012年开始的与EAPC合办的高级培训班,其内容涵盖姑息医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癌痛、呼吸困难、便秘、肠梗阻、恶心呕吐、厌食及恶病质、谵妄及抑郁、疲乏、医患沟通等,已举办7场培训班,300余人参加。

CRPC抓住各种契机,在全国肿瘤大会、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全国老年肿瘤学大会、全国肿瘤内科学大会、中华疼痛学大会上举办姑息治疗专场。


科学研究

CRPC开展了“中国医护人员癌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阿片类止痛药研究、扬帆计划(骨健康园地)、PrACTICE、春天行动、居家宁养、肿瘤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本次大会收到了多篇高质量、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可为佐证。


于世英教授指出,姑息治疗重视患者切身的体验,让医疗更加有人性,让患者可维持或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换句话说,即无论患者生存期多长,姑息治疗旨在让其活得更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姑息治疗是弥补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的一种治疗策略。


科普宣传

CPRC科普宣传贯彻全年,从春节期间的无痛过年,到2月的世界癌症日、4月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0月的世界宁养日和世界疼痛日,CRPC抓住每次契机,通过报刊、网络等形式向公众和卫生界进行科普宣传。例如,启动于2001年旨在医院、社区、家庭中普及癌痛知识的无痛过年活动,目前已有31个省市、150多家医院的2000多名医护人员参与,帮助7万多癌痛患者实现了安乐春节的愿望。CRPC在活动期间,通过报刊、杂志、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广泛报道,经百度搜索“无痛过年”词条有149万条结果。再如2013年世界癌症日期间,CCTV肿瘤频道专门对这一活动进行了电视采访,极大扩大宣传力度。

值的提出的是,近年CRPC对外界媒体的广泛宣传,离不开武汉同济医院陈元、褚倩、韩娜、程熠医师等在内的宣传团队的努力。该团队在国内外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上以中英文的形式宣传学会最新动态。


政策支持

CRPC在卫计委、药监局、社保部、国务院、公安部等政府部门支持下,与CSCO、麻醉药品协会、麻醉药品依赖研究所、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中华麻醉学会、中华疼痛学会、中国老年肿瘤学会等组织紧密合作,努力更新对姑息治疗的观念,将“肿瘤姑息治疗应贯穿肿瘤诊疗全程”理念落实到医疗实践中。

在CRPC的努力下,中国吗啡医用消耗量从1994年的110 kg/年,稳步上升,增至2012年的1278 kg/年;若加上其他阿片类药物,2012年吗啡及类似物医用消耗量为3634 kg/年(不包括美沙酮)。关于阿片类药物的应用与管理已发布15 个红头文件,使我国的阿片类止痛药物供应、管理政策已与国际完全接轨,其中包括1991年原卫生部制定的《推行WH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2000年CFDA/原卫生部的《备案供应管理》、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管理法》、2007年原卫生部制定的《处方管理办法》、2011年原卫生部制定的《癌痛诊疗规范》。CPRC先后出版了癌痛、呕吐、恶性肠梗阻、骨转移、肝损伤、中成药使用等方面的指南和专家共识,编写了本科生、研究生、八年制医学统编教材中的姑息医学部分,完成麻醉药物处方资格培训教材和全国肿瘤医师定期考核内容的编写,出版一系列患者教育手册。吗啡、氟哌啶醇等被录入2012年版《中国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中,芬太尼、奥曲肽等被录入2009年版《中国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中。宁养服务是CRPC重点工作之一,与李嘉诚宁养院共同开展多项合作。CRPC即将在卫计委指导下,开展癌痛临床路径工作,落实到2级医院中。


展望未来  探索中国癌症姑息治疗发展之路

blob.png


存在的问题  姑息治疗发展至今,仍面临着癌痛治疗态度保守、专业技术研究和指南不足、学科团队弱小、缺乏专科及资质认证等知识与技术层面问题。吗啡类药物医用人均消耗量,全球排名仅第83位,亚洲排名第19位,与我国国力明显不符。按照我国人口总数估计,每年最低吗啡消耗量应为9156 kg,意味着61%患者未得到足够的止痛治疗。此外,基本技能及基本用药目录缺乏共识指南、基层医院姑息治疗工作不力、国家政策对姑息治疗无明确规定、公众普及教育和社会支持不足等进一步阻碍了姑息治疗发展。

发展策略  肿瘤姑息治疗是一项人权。EAPC于2013年向各国政府提出四项呈请,要求在政策、药物、医务工作者、医疗保健体系方面落实姑息治疗。WHO于2007年提出姑息治疗公共健康策略模型四要素原则:充足的药品供应、医务工作者/公众教育、全社会各层面开展姑息治疗三者均需在合适政策的荫庇之下。姑息治疗需在姑息治疗专科、肿瘤专科(把姑息治疗纳入肿瘤综合治疗)以及内科、老年科、社区和家庭医疗(将姑息治疗基本知识整合入常规医疗)层面实施,基于资源分层推进。此外,可借鉴EAPC于2013年白皮书中提出的10项核心胜任力,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为此,CRPC的下一步工作应落实到制定姑息治疗基本任务、基本药物、治疗规范和核心胜任力的培训中。



blob.png


图片新闻

肿瘤药物相关性肝损伤受到国内肿瘤学界高度关注,鉴于此,CRPC组织国内肿瘤学、血液学、临床药学、中医学和肝病学界的专家共同编写《肿瘤药物相关性肝损伤防治专家共识》,并于6月20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