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预防是房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可能不是最佳治疗策略,因为这样的预防效果不佳,且同样会有颅内出血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尽管指南推荐应用抗凝药预防房颤相关卒中,但1/3以上有中等或高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仅被处方了阿司匹林,而没有使用口服抗凝药物。(J Am Coll Cardiol.2016,67:2913)
研究者使用了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研究PINNACLE的数据,并评估了CHADS2(210 380例) 或CHA2DS2-VASc评分(294 642例)≥2的患者。
结果发现,在CHADS2评分≥2的患者中,80 371例(38.2%)受试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而130 009例(61.8%)接受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治疗。在CHA2DS2-VASc评分≥2的患者中,118 398例(40.2%)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174 244例(59.8%)接受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治疗。
分析显示,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既往心梗、心绞痛(稳定或不稳定)、近期CABG和外周动脉疾病,与仅处方阿司匹林有关。频繁处方口服抗凝药的相关因素包括男性、体质指数较高、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往系统性栓塞与慢性心衰。
研究者表示,很多抗凝药应用不足的情况可能是由某些观念导致的,如阿司匹林足以应对房颤相关卒中风险,或阿司匹林加抗凝药治疗的风险可能超过其获益。目前按照指南推荐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情况仍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