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
“没有啊,爸爸没有不要你啊!”
“那么,爸爸为什么不回家呢?”
一天,老婆发的朋友圈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离家外出进修快一年了,离家时,女儿才刚刚学会走路,可如今她已能够满屋奔跑,成长为一个会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小丫头,不知道孩子是怎样看待我这个父亲角色的缺失?
曾经看过一本书,探讨起人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其实皆不是,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好美的答案!我的愿望何尝不是如此?然而,这简单的陪伴,对于一位医者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
除夕夜,万家团聚的时候,我在病房坚守;母亲手术,我在为一名患者竭尽全力心肺复苏;儿童节,答应带孩子出去玩,可走到病房看到门外排队就诊的患者……
自工作以来,对朋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对不起,来晚了”,对家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先吃,不用等我”。
医者,宁可负家人,不可负患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时候,真想偷偷溜开,可看到患者期待的眼神,又有一万个不忍心。转过身便又像打了鸡血般同他们并肩作战,结束了,又是一场筋疲力尽。
医者,一个大多人羡慕而又光鲜的职业,背后承载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苦楚,唯有自己和家人能懂!作为一名医者,我们对得起每一位患者,无怨无悔守护着每一位选择自己的患者,不管是治愈还是无效死亡,都是尽职尽责用心陪伴到最后。不论结局如何,最后仍会反思和总结,是不是还能做得更好?
所幸的是,在我们身后,有一个坚挺的亲友团在那默默付出并承受委屈。我们,真的欠他们一次陪伴!
有时候,我很迷惘,到底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工作?最后,我得到了答案:对于医者而言,工作即是生活,生活亦是工作!生命不息,患者不止,工作继续,生活与伴!也许,这是对医者一生最好的阐释!
夜班,49床呼吸机又开始滴答滴答报警,去看看……但愿世人皆无病,让我陪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