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等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京召开。会议以“科学诊疗、规范实施”为主题,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及中国的著名专家学者展示了结直肠癌多学科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
会议就结直肠癌综合治疗、微创外科技术、放化疗、新药研究、免疫治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结直肠癌肝肺转移治疗等领域设置专题报告。同时会议还安排了手术演示直播、精品腹腔镜手术赏析。
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人参加会议。
赫捷院士代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明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院60年之际,专委会会议规模更为庞大,肿瘤规范化治疗取得长远进步。
赫捷院士对于此次大会以“科学诊疗 ,规范实施”主题内容设置予以肯定。对于会议中机器人专委会、腹膜肿瘤专委会、早诊早治专委会、肝转移专委会、TaTME专委会等10个专委会的成立倍感欣慰。
赫捷院士希望全国同道共同推进结直肠癌规范诊治进程。在结直肠癌发病率攀升的严峻情况下,全国坚守在结直肠癌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应该积极创新,挑起艰巨、勇于应对。
最后,赫捷院士指出,明确了规范,提出了创新,那么“培训”将推动两者的开展延续,为积极推动我国癌症知晓率奠定基础,是推动我国结直肠癌规范诊治的重要举措。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肯定了专委会的自成立以来对结直肠癌诊治所做出的成绩,高度赞扬了专委会制定临床指南、编写临床路径、开展公益活动等一列规范化结直肠癌治疗的推广策略。
据会议执行主席刘骞教授介绍,此次会议邀请到国内外400余位专家进行43场学术专题会议。其中包括3名院士、5名外籍专家。会中成立了结直肠癌治疗方面的10 个专委会,达成了多部结直肠癌治疗的指南、共识。

结直肠肿瘤防控国家、社会、个人齐抓共管
王教授介绍,我国结直肠癌肿瘤每年新发病例37.6万人,死亡人数达19.1万例,相当于每3分钟就有2例新发患者,1例死亡患者,而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仅为美国的一半。
王锡山教授指出,中美两国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防控任务仍任重而道远。基于此,王教授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提出防控结直肠癌肿瘤的治疗策略。
从国家层面来讲,“关口前移”,预防为主;从医院、媒体、协会等社会层面而言,研究如何将疾病防好治好;从个人层面来讲,每个人都必须树立起健康意识,每年定期体检。如果人们不能改变这个观念,疾病防控策略都很难实现。
王教授介绍,专委会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着手改变现状。8月18日下午,会议设置16个活动陆续展开。围绕“强基层”主题就“如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层培训”“如何实现全国个体差异患者同时接受规范化治疗”等展开热烈讨论,持续至当晚上11点半。
主旨报告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解读
近年来,以腹腔镜技术、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迅猛发展,引起了普通外科领域一场全新的革命。王锡山教授指出,我国结直肠外科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突破,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投身于微创治疗,腹腔镜技术也成为当下结直肠疾病的主流治疗手段。
结直肠肿瘤微创治疗新方向NOSES
目前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该技术的出现也为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治疗带来全新方向。这主要表现在NOSES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NOSES具有广泛的适应人群,多数处于中早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均可以选择该手术方式。
其次,由于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和普及,多数外科医师均具有腹腔镜手术经验,这也为NOSES术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前提和坚实的基础。
最后,由于NOSES术具有极佳的微创疗效,因此患者也将从NOSES术中大获裨益。
首部《中国结直肠肿瘤NOSES专家共识》
现阶段,NOSES术的开展仍处于各个中心单打独斗的局面,尚缺少一个行业内的NOSES共识,来规范NOSES术的开展。基于此,由中国NOSES联盟及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委员会NOSES专委会成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起草,并于《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发布了首部“中国结直肠肿瘤NOSES专家共识”。该共识从几个大的方面对NOSES的概念性问题以及手术操作规范均进行详细的阐述。
NOSES理论、技术的“罗盘”
共识介绍了NOSES命名的演变过程以及NOSES术的准确定义,使NOSES术有了更加科学规范的命名,同时也便于该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共识总结了结直肠肿瘤NOSES手术的十种具体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涵盖结直肠的各个部位,这不仅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是技术上的一个巨大革新。
从NOSES手术技术角度来讲,该共识对NOSES手术的设备基础与技术要求、NOSES适应证与禁忌证的选择、NOSES术前评估的检查方法及策略、NOSES手术入路选择、NOSES术中探查的具体要求、NOSES无菌操作与无瘤操作的严格把控、NOSES术后评价指标的选择、NOSES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重要议题均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讨论。
这些问题都是NOSES手术涉及的关键技术环节,尤其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无菌术无瘤术的严格把控,对这些问题进行统一和规范,将是NOSES技术普及推广的基本要求和必要条件,这也为目前正在开展以及即将要开展NOSES手术的外科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该共识还涉及了NOSES临床研究开展相关问题的探讨,基于目前仍NOSES技术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共识中也建议开展相关研究,得出更加科学可信的依据来支持NOSES术的开展。
最后,王锡山教授呼吁全国致力于开展NOSES术的各位外科同仁,能够遵守并贯彻共识中的具体要求,谨慎合理选择NOSES术适应人群,严格保证NOSES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并将NOSES这一微创技术在全国进行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