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17日,“首届中原NOTES暨内镜治疗技术国际高峰论坛 ”在郑州举办。该论坛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医院、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NOTES学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介入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美国、西班牙、新加坡、韩国等国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消化内科、外科的同行和学科带头人,就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研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上千名临床医师。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近年来兴起的微创、无瘢痕的新型手术方式,是以软式内镜为治疗工具,经人体空腔脏器的自然腔道进入体内,穿越腔道管壁,对胸腹腔疾病开展诊治的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
大会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医院与“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消化微创技术研究中心”,希望通过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联合优秀的民族企业为国产医疗设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及创新。
大会主席报告
生命不息 创新不止
经自然腔道的内镜下手术是内镜治疗技术的未来
NOTES被认为是继腹腔镜之后的第三代微创技术。与传统的开腹及腹腔镜手术相比,NOTES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在取得令人满意的美容及微创效果的同时,可以减轻术中及术后疼痛,避免切口感染、切口疝及慢性腹壁疼痛,减少术后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等。
自2008年起,论坛发起者及大会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医院院长刘冰熔教授带领他的团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NOTES技术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在大量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刘冰熔教授成功推出了多项世界首创的纯NOTES技术:在全球首次开展了经胃纯NOTES治疗异位妊娠和经胃纯NOTES卵巢囊肿剥离术,相关论文均发表在世界著名的《内镜》杂志上。
自2014年起,刘冰熔团队应用自行研制的可脱离式肠道术野保护气囊装置,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经直肠入路纯NOTES保胆胆囊疾病手术治疗。该手术视频在2015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年会内镜视频大赛中获得冠军,首篇报道也被ACG官方杂志美国胃肠病杂志(AJG)接收发表。目前,已完成经直肠入路纯NOTES保胆胆囊手术46例(图1)。
同时,刘冰熔团队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NOTES相关衍生技术:世界首例内镜下逆行阑尾切除术;内镜下开窗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膈上憩室;刘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双层缝合技术闭合消化管壁全层切除后缺损,以及内镜下黏膜剥离行胃减容术。
其内镜切除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内镜下固有肌层剥离术、经隧道内镜下固有肌层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黏膜下肿瘤。所开展的临床内镜工作受到国际同行认可。
刘教授认为,经自然腔道的内镜下外科手术是内镜治疗技术的未来,他始终坚信这个技术可以走得更远。“常规入路走不通就换条路,现有器械不好用就发明新设备。”他相信,新的理念催生新的方法,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新的途径开创新的境界,新的境界创造新的世界!
精彩讲座
从传统NOTES到新NOTES
消化内镜进入新时代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教授介绍,NOTES技术在2008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十大医学突破。近年来,传统NOTES的热潮趋于平静和理性,传统NOTES相关论文发表数量下降。
然而,李教授表示,随着ESD技术的发展,黏膜下隧道技术出现并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即黏膜下层,结缔组织疏松,易于剥离形成黏膜层、固有肌层间的工作空间;而EUS技术在浆膜外手术入路的引导下,安全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加上经自然腔道内镜“建立手术入路最短”优势,新NOTES技术应运而生。包括基于ESD技术新NOTES: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POP)、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表1);基于超声内镜(EUS)技术新NOTES:EUS-PD、EUS-BD、EUS-GBD、EUS-GE。我国学者在技术创新与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POEM是临床上最早推广的新NOTES技术,目前全球已完成POEM 5000余例,多数研究报道POEM有效率>90%。中山医院1680例POEM安全性研究显示,并发症发生率为3.3%,无死亡。
2010年,徐美东教授等率先STER切除固有肌层来源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5例完整切除率100%。中山医院290例STER相关并发症分析,总体并发症率23%,其中10%需干预,气体相关并发症最常见。
胰腺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治进展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金震东教授介绍了胰腺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EUS-FNA)、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CEH-EUS)和超声内镜引导下弹性成像(EUS-EG)、EUS引导下胰管引流术、胰腺囊性病灶酒精灌注消融治疗、胰腺癌痛治疗EUS新技术等,胰腺疾病EUS诊治进展。重点介绍了胰腺EUS-FNA在胰腺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和应用。
EUS-FNA是胰腺癌病理取材最好的方式。2017年最新研究显示,EUS-FNA和PET-CT联合会增加对胰腺癌的诊断率。2015年Gut一项研究显示,胰腺可疑病灶术前穿刺,对手术无明显影响。
金教授表示,无症状性胰腺囊性肿瘤(PCN)同时伴有至少2个MRI危险因素,应进一步行EUS-FNA,再考虑是否建议手术治疗。
EUS引导下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nCLE)可准确鉴别黏液性囊腺瘤、囊性神经内分泌瘤、假性囊肿等不同类型的病灶。2016年首次报道nCLE对于胰腺性病灶进行诊断,并获得胰腺实质性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标准。可用于对淋巴结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安全有效。
对于胰腺转移性肿瘤,胰腺占位FNA+转移灶FNA可用超声引导;肝脏转移灶FNA可用超声或CT引导。
金教授表示,对于胰腺占位合并黄疸,仅减黄无病理指导的ERCP时代已经过去。如黄疸重,先行ERCP+胆道刷检+胆道支架,如刷检阴性,再行EUS-FNA;如黄疸轻,先行EUS-FNA,同步或次日行ERCP+胆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