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1-12 总第42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1-12 总第429期
返回上层

总第429期

发布时间:2015-11-12

新闻

标题导航

肿瘤

发布时间:2015-11-12来源:《医师报》作者:编译 文韬 牛艳红 赵佩  阅读: 213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我国糖尿病患者癌症风险升高

近日,我国学者在上海闵行区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某些癌症的风险升高。(BMC Cancer. 2015,15:852)

总体上,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癌症的粗发病率为955.21/105人年,女性中为829.57/105人年。男性和女性发生癌症的风险均增加,标化发病比(SIR)分别为1.28和1.44。

具体而言,男性患者中结肠癌(SIR=1.97)、直肠癌(SIR=1.72)、前列腺癌(SIR=2.87)和膀胱癌(SIR=1.98)风险增加;女性中结肠癌(SIR=1.67)、乳腺癌(SIR=1.66)和子宫体癌(SIR=2.87)风险增加。

这是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2004-2010年共纳入36 379例2型糖尿病患者。


绦虫肿瘤细胞可侵袭人类

一般认为,肿瘤不是感染性疾病,但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例罕见病例,微小膜壳绦虫的肿瘤细胞可以传染给免疫缺陷患者(HIV感染者)。(N Engl J Med.2015年11月5日在线版)

研究者在一例美国HIV病毒感染者的淋巴结和肺活检内,发现了单一表型的、未分化的细胞团。这种细胞的分裂增殖特征有恶性肿瘤特点,但是细胞团的大小提示其可能并非是人类来源。

研究者进一步对这个肿瘤进行深度比对测序,结果发现这些细胞里有绦虫结构的基因变异,这些突变和肿瘤的突变类似。即基因改变的绦虫细胞(不是绦虫本身)可在免疫缺陷的患者体内复制、产生并累积绦虫干细胞,最终转化为恶性细胞,侵袭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