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TBI)是由头部受到外界暴力而造成的,是年轻人常见的致残和致死性疾病。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的机制具有多样性,从而产生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脑外伤。
了解损伤机制将有助于理解脑损伤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例如旋转运动外力易于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枕部受力的患者易于发生双侧额叶和颞叶广泛挫裂伤。
临床上TBI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脑外伤发生后患者的意识状态(Glasgow意识昏迷计分表),可分为轻、中、重度脑损伤。其中,重度脑外伤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优化临床治疗。
按照损伤时间可分为原发性TBI和继发性TBI。原发性TBI是脑组织在外界暴力作用下即刻发生的一系列损伤。对此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以保守治疗为主。继发性TBI是指原发性TBI后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造成的损伤。其中,颅内血肿和脑组织水肿是继发性TBI的常见原因。
颅内血肿是TBI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各个类型颅内血肿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合理把握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例如,>30 ml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即有手术指征;急性硬膜下血肿厚度>10 mm或中线结构移位>5 mm也需要尽快进行手术;脑实质内血肿的手术治疗需要同时考虑患者临床表现、头颅CT表现和颅内压等多方面因素。另外,后颅窝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血肿,因为容易诱发枕骨大孔疝而需要更加积极的手术治疗。
颅脑损伤发生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者为开放性TBI,这类患者易发生颅内感染,应尽早彻底清创,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
颅骨骨折是TBI发生时常见的并发症,有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两类。闭合的线性骨折无临床表现时无需特殊处理,而开放性骨折需要尽早完成清创术。凹陷性骨折深度>1 cm、局部脑组织受压明显、产生相应症状时,需要手术去除凹陷的骨折片,解除脑组织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