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1-12 总第42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1-12 总第429期
返回上层

总第429期

发布时间:2015-11-12

神经

标题导航

解救天下第一痛

发布时间:2015-11-12来源:《医师报》作者: 本报记者 苏宁宁  阅读: 170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痛”。

据统计三叉神经痛患病率为182人/10万,其发病高峰年龄在48~59岁,但是据WHO统计,三叉神经痛正趋向年轻化,患病率不断上升。目前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射频热凝、微血管减压手术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主流的治疗方法。为了规范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选择,《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于近日发布。(中华外科杂志.2015,53:657)


该共识指出,三叉神经痛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按症状又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疼痛为阵发性反复发作,有明确的间歇期且间歇期完全正常,有“扳机点”和明确的诱发动作,三叉神经功能正常。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为典型三叉神经痛。而继发三叉神经痛多为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其疼痛发作时间通常较长,或为持续性疼痛、发作性加重,多无“扳机点”,体检可见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感觉减退、消失过敏。

共识推荐,对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可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则可诊断,但为了鉴别诊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还需三叉神经反射电生理学检测、术前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此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还需与牙痛、三叉神经炎、舌咽神经痛等疾病鉴别诊断。

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应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为原发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实施微血管减压术前还应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初发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适合用药物治疗,但药物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不确切。一线治疗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卡马西平的疗效优于奥卡西平,但后者安全性方面的顾虑更少。

当药物治疗失败时可尽早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球囊压迫、甘油注射,伽马刀治疗以及微血管减压手术(图1)。其中,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疗效最好和缓解持续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法,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率大于90%.。但是微血管减压术也有较其他方法更多的风险,平均病死率为0.2%,且术后有多种并发症如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

共识还强调,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情的复杂程度与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密切相关,这也正是该共识所能改进的方面。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