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雨)加强医责险工作、五部委发文严惩涉医违法犯罪、平安医院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被认为是国家为改善医患关系和医师的职业环境所打的四套组合拳。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再出一拳,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年底前,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参加医责保险的比率应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达到90%以上。
医责险早已被国际证实是化解医疗风险的有效途径,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保险作为“第三方”力量,通过与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的有效结合,将医疗纠纷处理从医疗机构内转移到医疗机构外,有利于保障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提醒广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对于保险的认识一定不要局限于“花了钱就天下太平”。“医责险作为一种综合防范措施,其作用应该是持续的,而非投机。此外,医责险也将为逐步扩大的医师多点执业提供更多保障。”
虽然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开展医责险,但其中部分地区大医院的参保率甚至低于小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提高大家对于医责险的认识是当前工作的难点,因为唯有提高大家积极性,才有可能发挥保险“大数法则”的作用。
不久前,中国医师协会承担了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2014年的一个重点课题——“医责险在立法中的作用”。“我们将通过课题了解医疗结构、社会对医责险的认知,以促进其更好地施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邓利强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