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暑期调研基层卫生国情
本报讯(记者 宋攀)城市社区居民的医疗保障情况如何?社区卫生服务站如何运行?带着这些疑问,7月7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一支由博士、硕士、本科生组成的10人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辽宁锦州太和区调研。
此次实践活动是该院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红漫教授提倡的“卫生国情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具体行动。王红漫自1997年便提出了“卫生国情教育实践”理念,致力于将学生的课堂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相结合。2000年开始,她将该理念付诸实践,每年寒暑假,甚至“五一”和“十一”都带领学生奔赴全国各地,目前为止已走过30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关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技术联盟致力打造三平台
本报讯(记者 陈惠 张艳萍)7月11日,中关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技术联盟成立。联盟轮值主席、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波告诉记者,联盟将致力于打造三个平台:跨界专业资源整合平台、技术应用转化模式平台和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平台。
在产业研究方面,胡波表示,目前的医疗行业,工作重点在医院内的治疗,而对导致医院就诊率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大量增加的医院外的慢性疾病治疗和干预,实施的有效手段并不多,所以,联盟现阶段重点将放在医院外慢性疾病控制体系的搭建;医院外慢性疾病控制体系与医院内疾病治疗体系的融合、贯通和商业保险支付体系的建立方面。
联盟还将推动医院外慢性病控制体系的行业标准建立,在为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健康产业园区、推动重大应用示范等方面做工作。
该联盟由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中关村管委会牵头,慈铭体检集团等19家企业共同组成。
全国病理医生缺口10万
本报讯(记者 张辰)近年来,病理学科发展突飞猛进,但在广大基层医疗领域及偏远地区,病理学仍然没能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足够的重视。为让西部地区病理界医生能够在家门口学习到国际水准的病理检验相关知识和经验,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域检验集团和四川省医学会于日前在成都联合举办“中国西部国际病理学术会议”。
“病理学是架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70%的医疗诊断都有赖于病理诊断方式。然而目前的病理诊断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对此,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入手,帮助从事病理工作的同仁提高学术水准。另一方面,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病理远程会诊,通过这一‘国际病理直通车’,可以把中国的病理和美国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对接起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与会专家介绍道。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步宏教授表示,目前,全国病理医生缺口总数估计在10万人左右。“然而病理医师的培养要求和标准都远远高于一般专科医生,如在发达国家,病理工作人员必须是临床医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担任,一般再需要5年培训才有独立发基本病理报告的资格。这是由于病理医生肩负重任!因此,病理医师需要继续深造,参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