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7-17 总第36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7-17 总第365期
返回上层

总第365期

发布时间:2014-07-17

肿瘤

标题导航

肿瘤体积减少程度或成为新参考

发布时间:2014-07-17来源:《医师报》作者:本报记者 王坤  阅读: 1830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近日,德国HD15研究进一步发现,化疗后患者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阳性以及肿瘤消退程度较差是霍奇金淋巴瘤(HL)复发或进展的高危因素。(J Clin Oncol. 2014.32:1776)

PET/CT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如何使其应用更加合理、规范,是临床上值得关注的问题。患者化疗后行PET/CT检查可指导晚期HL患者是否进行放疗。该研究结果对PET/CT在晚期HL治疗结果的预测方面给出有力证据。研究纳入739例晚期HL患者,在诊断和化疗结束后行全身PET/CT检查。结果显示,548例(74%)化疗后达到PET/CT阴性的患者停止治疗,4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91.5%;191例(26%)化疗后PET/CT阳性的患者接受放疗,4年PFS率为86.1%(P=0.022)。

值得注意的是,54例化疗后PET/CT阳性且肿瘤体积缩小≤40%的患者,其在第1年内复发或进展的风险为23.1%;135例肿瘤体积缩小>40%的患者在第1年内复发或进展的风险仅为5.3%(图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王景文教授表示,该研究结果提示,肿瘤体积减少程度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晚期HL患者化疗后进行PET/CT检查的阳性预测价值。


blob.png


PET/CT评估疗效及随访:挖掘价值、规范应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  魏立强 王景文


PET/CT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国内应用日渐广泛。其在淋巴瘤、特别是侵袭性淋巴瘤诊断分期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在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随访监测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挖掘其价值、规范其应用。


关于PET/CT在HL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在治疗前、治疗期、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期进行,其目的也各不相同。

治疗前分期  初诊时病理学检查加全身PET/CT扫描已成为HL诊断及分期的常规,并无多大争议。

化疗后选择  目前,HL的治愈率已超过80%,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化、放疗相关并发症,避免过度治疗,故应考虑在疗效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治疗强度,因而PET/CT检查结果就成为评价疗效的关键,正如德国HD15研究结果一样。有研究报道,ABVD方案化疗2~3周期后,PET/CT阴性的HL患者5年PFS为92%,PET/CT阳性者5年PFS率为39%。依据PET/CT结果调整进一步治疗的观点已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采纳。

疗效评估  多项研究表明,治疗结束后行PET/CT检查可预测HL患者的PFS和总生存(OS)。但需要注意,PET/CT阴性并不能排除组织学病灶,而PET/CT阳性也不能替代活检就断定治疗失败。

随访作用  理论上来说,对于HL患者的随访,PET/CT似乎是检查无症状HL复发的敏感方法。但因其假阳性率及费用高等问题,对于一线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HL患者,不推荐将PET/CT作为常规随访检查方法;由于其阴性预测价值较高,仅推荐用于临床怀疑复发进展患者的检查。


PET/CT诊治霍奇金淋巴瘤:意义不容质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糜坚青


目前,国际上许多进行中的临床试验都在研究如何在PET/CT指导下优化化疗方案,如减少放疗、观察各种评估指标对HL的预测能力。中期PET(PET-i)评估对判断HL预后具有重要价值,PET-i阳性者一般预后较差。


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对淋巴瘤的诊断和优化治疗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HL患者治疗中期及治疗末期进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评估比CT具有更高预测PFS和OS的敏感性。根据这些研究结果,NCCN指南于2009年起推荐PET/CT应用于HL患者的初始分期、治疗中期和末期的疗效评估。

德国HD15研究针对PET/CT在晚期HL中的预后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并发现PET/CT残留阴性且未接受额外放射治疗患者和接受了额外放射治疗但PET阳性患者4年PFS率分别为91.5%和86.1%。从该结果来看,HL患者化疗后PET阳性残留疾病是复发或进展的高危因素。同时也可看出,PET/CT检查对晚期HL化疗后巩固放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很多临床试验均用PET-i来指导治疗策略。Hutchings等曾用FDG-PET对HL患者的化疗预后进行前瞻性评估。在2个和4个周期化疗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PET检查。中位随访23个月。其中在PET-2(二次化疗后PET)评估中发现,61例PET阴性患者除3例进展,其余58例均无病生存;16例PET阳性患者中有11例病情进展,其中2例死亡。2年PFS率分别为95%(PET阴性)和0(PET阳性)。由此表明,PET-2检查对HL患者有重要预后意义。

法国科学家Kanoun和Rossi研究了基线肿瘤代谢活性体积(MTVO)以及基线PET(PETO)与PET-i或PET-2的最大标准摄取值差值(△SUVmaxPETO-2)在HL中的预后价值。MTVO>225 cc是肿瘤高代谢指标,△SUVmaxPETO-2>71%为治疗有效指标。结果显示,△SUVmaxPETO-2>71%合并MTVO≤225 cc患者3年PFS率和无治疗失败生存率(FFTF)最高,分别为92%和94%。研究者认为,△SUVmaxPETO-2能更早期、准确地预测HL预后并指导后续治疗策略。

PET/CT较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传统影像学技术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能够敏感、特异地发现淋巴瘤病灶、判断疗效,尤其是在辨别坏死、纤维组织或肿瘤方面,具有比CT、MRI更佳的分辨能力,已广泛用于多种肿瘤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

国外发达国家中,PET/CT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但在我国,因价格昂贵等客观因素未能纳入医保及其他商业保险承保范围,故目前国内PET/CT作为疾病评估的推广仍存在一些限制,有待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