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及经验】
爆炸发生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共派出三批医疗专家组。第一批专家主要来自北京等地,由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席修明会长担任组长,工作了14天;第二批专家由上海诸杜明教授带队,工作了7天;我带队的第三批专家来自广东,9月2日到达天津,15日完成任务返回。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诊治仍处在危险状态的重症和危重症伤员。令人难忘的是一名年轻的消防战士,全身大面积烧伤。尽管前期的治疗已明显见效,但我们巡查时发现,他身上的不同部位又出现了三种多重耐药的细菌。
专家组成员与天津的专家、收治医院的专家一道制订了严密的诊治和感染防控方案,包括调整用药与器官功能维护、隔离、清洁消毒病房的通风系统等。
两天后一些伤口出现霉菌感染的迹象,经检测证实是毛霉菌感染,专家们决定彻底清创。为使药物能准确渗透到感染灶,全身与局部用药相结合;根据毛霉菌厌氧生长快的特点,又在封闭的伤口里放置一支细管、持续输送氧气,以抑制毛霉菌生长……最终,伤员得救了。
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与收治医院密切配合,是重症和危重症伤员救治成功的关键。
【伤情】
天津爆炸的患者伤情与以往不同。去年8·2昆山爆炸主要以烧伤为主,烧伤面积较大,而天津爆炸患者伤情更复杂,除了烧伤,还有冲击波引起的玻璃扎伤、重物砸伤、擦伤,混合伤较多,多部位、多来源的损伤,甚至有可能包括中毒患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邱海波
【感言】
经过历次重大突发事件的重症救治,如汶川、玉树、芦山、昭通等大地震,以及SARS、禽流感、MERS等重大传染病的重症救治,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在ICU的平台上,组织各学科的专家对重症和危重症伤员(患者)进行综合救治,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这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覃铁和
【提示】
关注致命损伤和隐匿损伤
本次事故中,绝大多数伤员为复合伤,伤情危重且复杂。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是颅脑损伤,院内死亡病例中大部分是特重型颅脑损伤,到达医院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因致病因子复杂多样,要特别关注隐匿损伤和迟发损伤,例如,听器中鼓膜穿孔容易漏诊,肢体损伤中骨折和韧带损伤容易遗漏,肺爆震伤早期症状可能较轻,在随后的观察中症状有可能加重等等。
——杨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