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2-24 总第43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2-24 总第435期
返回上层

总第435期

发布时间:2015-12-24

人文

标题导航

医生自由职业迎来四大机遇

发布时间:2015-12-24来源:《医师报》作者:张雁灵  阅读: 48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目前,虽然医生自由执业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在国家医改走向深入的进程中,其担负的历史使命毋庸置疑。

在不少发达国家,医师自由执业带来的资源流动为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现在我们举办医师自由执业沙龙,倾听医生对自由执业的诉求、探讨如何挖掘有限医疗资源的生产力以及医师自由执业在政府多样化办医中扮演的角色,十分有益。

历史的进步总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我认为,医师自由执业在我国正面临四大历史机遇。首先是国家政策的支持。2015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要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的情况下,规范医师多点执业,推进医师合理流动。

其次是中国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当前,政府支持社会办医、推进分级诊疗,患者对医疗服务多样化需求,以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多发;中国社会老龄化;移动医疗的兴起……巨大的市场需求会推动医生执业改革,倒逼医疗改革,推动医生身份的改变,推动中国医疗生态的好转。

再次,多点执业改革本身会使医疗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地流向,比如流向基层、边远地区和民营医疗机构,这都是非常有利的流向。

第四,国家医改现在进入了纵深发展阶段,而纵深发展的标志便是在这一阶段将面临着关键难题。所谓医改深水区,我认为是困难最多、任务最艰巨时期,也是加快改革发展时期。深水区的难题和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医生的管理改革和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因此,探索推动医生自由执业就是在探索解决医改中的难题。

中国医师实现自由执业之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探索和研究。中国医师协会愿意与医生们一起就其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推进医师的执业问题,共同为国家医改做贡献。

接受现实  不放弃理想

▲  大家医联创始人 孙宏涛

像律师一样自由执业,收入、荣誉、地位与医生的劳动价值相匹配,这是医生最渴望的状态。然而,现实中,所有优质资源都被垄断在公立医院。

在体制光环的掩盖下,医生很难树立个人品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如果医生冒然离开体制,会失去光环,进入下降通道、迷茫期。我相信,未来真正有本事的医生一定会建立自己的品牌,但这需要时间。    

这也是绝大多数医生选择继续留在体制内的原因。一方面保留身份,继续获得体制内的医教研滋养和支持,拥有职业上升的空间;同时如果有理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倡导的接受现实,不放弃理想。

如今,我们成立的体制内医生集团就是希望能够盘活对接体制内相对浪费的人才和闲置的医疗资源。

我去南方医院考察,医院的设备和阜外医院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拥有20多张床的ICU病房只有一个患者,这就是巨大的浪费。因为缺乏技术,患者检查出疾病以后,都流向了北上广大医院。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量私立医院因为缺乏人才在巨额亏损。

另一边,每年到北京看病的有几亿人。这些流动人群吃住行带来的交通成本、环境成本同样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大医院旁边出现的癌症村,聚集了大量肿瘤患者和家属,如果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疏导,也会对社会治安形成巨大压力。

所以,我们与基层医院和私营医院合作,让这些患者尽量留在当地,减少这种流动,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行为,而是一种有助于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

今年3月,我们多点执业互助平台开启以来,初步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医生非常踊跃,愿意进行尝试;下游医院,包括私立医院和基层医院寄予厚望;政府也没有反对,在积极引导,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参与医改。

医生的解放将会唤起或释放巨大的生产力,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远程皮肤病诊疗与面诊效果相当

▲ 紫色医疗CEO  卢杰

当前国内外远程诊疗有两种模式,一是医生与医生之间利用远程数据传输进行会诊;二是患者通过网络求医。现有研究表明,皮肤病是最适合网络就医的病种。

《远程皮肤病学的诊断和管理:系统回顾总结》(《Teledermatology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Capsule Summary》)与《远程皮肤病学服务成本效益、转诊安全、患者满意度评估实践概况》(《An assessment of the cost-effectiveness, safety of referra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a general practice teledermatology service》)对皮肤病远程诊疗的研究表明:远程诊疗与面诊诊断一致性超过90%;以金标准做参考,远程诊疗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安全性与面诊相当;在患者的满意度高于面诊的同时,卫生经济成本却显著低于面诊。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远程诊疗如此好,为什么大家还是去医院看病呢?这是因为远程医疗对疾病具有选择性,有些类型的疾病并不适合远程诊疗。这也决定了远程皮肤病学尚处在探索阶段。虽然皮肤病远程医疗目前尚未取得国家批准,但从相关数据看出,医生们对此表现出非常乐观的态度。

紫色医疗的模式证明了这一点。从2013年开始,紫色医疗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超过30万的用户用手机APP远程咨询医生。医生在网上给出诊疗建议。我们发现,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很高,他们会听从医生的建议,再通过线下或者网上药店购药,之后还会进一步通过平台随诊。也就是说这30多万用户没有去医院,却一直在得到医生的专业服务。

我们正在通过数据积累和分析,将疾病归类,区分哪些疾病适合远程诊疗,哪些疾病必须去线下诊断,对于适合的那一部分完全可以在网上就医,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约65%左右的皮肤科疾病可以在线上做远程诊疗。因此,我们相信皮肤病远程诊疗将在未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其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