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2-24 总第43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2-24 总第435期
返回上层

总第435期

发布时间:2015-12-24

关注

标题导航

重症医学要发挥救援主导作用

发布时间:2015-12-24来源:《医师报》作者:诸杜明  阅读: 51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 H7N9,再到今年的天津爆炸,在这些灾害救治中,重症医学因其涉及知识面广的学科特征,在患者诊疗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治疗方向的把控,以及创造治疗机会让专科医生发挥其专科救治作用。例如,经判断,患者意识状态不好,有颅内压增高,怀疑颅内出血时,具体手术将交由神经外科医生处理,但患者能否手术、术前准备、术中可能产生什么问题,都需要重症医学医生前期判断和把控。此外,重症医学医生能维护好患者的生命体征,使患者有机会进行专科治疗。

重症医学医生并不等同于创伤救治或灾害医学专家  

要成为好的创伤救治或灾害医学专家,必须有相应完善的知识结构,以更好地在灾害救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国内在此方面成熟的重症医学专家还不多,有必要开展系统的创伤救治或灾害医学培训和实战演练。

亟待建立相对固定、成熟的灾害救治团队  

救治网络的形成,我国还缺乏一支成熟、相对固定的专科队伍。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时,常常是重症医学、骨科、烧伤科、神经外科等各个专业的医生临时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救治团队,极为考验其相互间的对接、配合等能力。

今后如能经过培训,组建相对固定的、成熟的救治团队,由这些团队组成全国的灾害救治网络,当再次发生类似重大灾害事件时,这支团队能更好地优化救治流程。

国外关于灾害救治经验总结和研究值得学习  

从既往文献、学术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灾害救治事后经验总结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常常会有救治过程中应急措施、方案的研究报道及争议讨论。如创伤患者应就地彻底抢救,还是应先简单处理,待运送医院后再深入处理等。而我国缺乏类似专业、深入的研究。我国幅员辽阔,灾害事件时有发生,缺少对于救治规律的研究不利于创伤救治或灾害医学的发展。

因此,致力于从事救援工作的医疗工作者多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开展深入的灾害救治经验总结和研究。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