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的心理社会肿瘤学工作者在肿瘤心理社会领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心理社会肿瘤学学科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15年,有成长,有收获,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希望全国同道不断推进肿瘤心理和医学人文事业的发展,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湖南 医者仁心 爱如暖阳
▲ 湖南省临床心灵关怀管理专业委员会 刘晓红
在医务人员面临巨大医疗压力面前,专委会秉承 “以人为本,关注成长”的宗旨,以“真诚与尊重,帮助与温暖,舍弃与包容,信任与接纳”作为工作守则。
专委会以湖南省肿瘤医院为培训实践科研基地,建立一套符合医院实际的工作的制度和流程,接受患者、家属、职工的预约、咨询及来自各个病房医生、护士的转介,处理患者紧急的心理危机等工作。
针对乳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等特殊病例,设制专门心灵关怀辅导方案,设立“患者心灵成长日历”。
开展艺术治疗,通过音乐、绘画、书法、绘本等方式打开患者美丽心灵之门,不断注入积极心灵资源,帮助患者重树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形成良好就医环境。
通过心灵音乐会、大型义卖等活动,为生命关爱基金筹集善款,为住院的贫困患者捐助共34万元。
本年度邀请加拿大多伦多玛嘉烈公主癌症医院Gary Rodin教授、美国生物反馈Mary教授、荷兰情绪平衡Roy Martina教授前来讲学,前往加拿大温尼伯学习尊严工作坊,开展晚期癌症管理的CALM工作坊,探讨今后的交流与合作。此外,选派4人赴台湾学习交流先进的全人照护理念。
成功举办本年度临床心灵关怀年会,并组织参加第17届世界肿瘤心理大会,进行经验交流,并组织开展“甲状腺心理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课题一项。
为患者及家属、医院职工免费提供心理咨询、临床心灵关怀服务共500余次,心灵音乐会5场,举办全国临床心灵关怀工作坊1次50人,山东、珠海、重庆、银川、武汉天津等临床心灵关怀讲学7次2千余人听课,举办大型肿瘤心理学术培训班28次,举办个案报告讨论会10次,接待全国参观学习者10余批次,共200人。
此外,还利用全省临床心灵关怀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平台,面向全国进行进阶课程培训,并推动《临床心灵关怀》课程于2015年正式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教程。
北京 践行肿瘤心理 捍卫人文关怀之道
▲ 北京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 唐丽丽
重视科普宣传传递正能量
定期开展患者教育 每周二、周三上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门诊大厅,义务为患者进行疼痛与睡眠症状咨询活动。
举办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4月15日,CPOS主任委员唐丽丽亲自主持肿瘤防治宣传的义诊活动,义诊人员耐心为患者答疑解难。在免费开放的心理治疗室中,专业人员为患者和家属讲解冥想放松训练的积极作用,并贴心地为患者赠送《肿瘤患者身心重塑和功能锻炼》一书,现场活动气氛热烈。
举办世界镇痛日与精神卫生日活动 10月13日,专委会在CPOS的支持下进行了义诊活动,向患者发放疼痛及心理宣传手册,并向患者赠送了科普书籍,赢得了患者的赞扬。
促进国际交流开展专业化培训
组织参加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学大会 7月28日~8月1日,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协会2015年世界大会在华盛顿举行,北京地区投稿4篇,其中2篇《中国癌症患者及临床医生对于心理社会干预指南的认识》、《中国癌症患者、家属及临床医护人员医生对于优逝认知的质性研究》获大会口头发言。
另外,2篇获得壁报展示机会,向与会者展示了中国肿瘤临床中心理社会照顾服务及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引起了参会代表关注。
参与主办CALM工作坊 4月29日和11月6日,专委会参与主办CALM工作坊。CALM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走过孤单寂寞又充满痛苦折磨的荆棘之路,同时提高肿瘤临床工作人员与晚期癌症患者沟通的能力。
参与主办国际合作医患沟通工作坊 4月29日,专委会参与主办第七届国际合作医患沟通工作坊,帮助临床各科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患中的那个“人”,同时有助于加强医患联盟、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避免医生职业耗竭。
推动学科发展彰显人文之光
参与主办肿瘤心理与姑息治疗学习班 4月30日~5月1日,专委会参与主办在安徽合肥举行的第七届肿瘤心理与姑息治疗学习班,分设肿瘤心理、医学人文、生死与哀伤、经验分享、心理与姑息、心理护理6个专场,由40多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讲者团队带来精彩纷呈的报告,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400位医学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参会,积极推动国内心理社会肿瘤学科的发展。
参与组织国际大会会前工作坊 9月6日,唐丽丽带领团队参与组织第18届全球乳腺癌患者支持大会会前工作坊。唐丽丽教授在工作坊上讲授“同理心在乳腺癌患者支持中的作用”,同时还受邀在9月7日做了题为“年轻女性与乳腺癌”的大会报告,让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人文关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吉林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让全家得到最好医疗
▲ 吉林省生命关怀协会肿瘤心理治疗专委会 刘芳
发挥组织作用成立省级专业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将心理治疗和精神卫生融入临床肿瘤的姑息治疗中,2015年6月28日,吉林省生命关怀协会肿瘤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委会纳入省内精神医学界、心理学界、肿瘤学界的学术带头人,或是有着深厚学术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教师。
会员基本覆盖了省内所有市县,囊括肿瘤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3大专业,致力于推动肿瘤心理治疗在省内的发展,将心理治疗引入到肿瘤患者的治疗当中,让患者得到更好关怀和照顾。
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开展专业交流会
吉林省始终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和家属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定期召开肿瘤心理专题学术会议。
在2015年CPOS学术年会上,吉林地区投稿论文4篇,其中论文《叙事治疗在宁养团体社会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四方联动”志愿服务模式在肿瘤患者舒缓治疗中的探索与应用》作为壁报在会议期间展示。
在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征文及研讨会活动中,吉林地区投稿论文4篇,其中论文《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与启示》获三等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获“优秀组织”称号。
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省内肿瘤心理工作者在帮助患者解决因疾病所致的社会心理问题,对离世患者家属进行哀伤辅导的同时,面向大众开展生命教育,为高校学生、医学生、医院研究生讲授医学人文关怀课程,号召社会关注因患肿瘤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此外,广泛招募社会志愿者,发动社会力量,关注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组建由肿瘤科医生、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护士、社工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
(下转第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