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石溪大学癌症中心Yusuf Hannun等研究表明,不可避免的内在影响因素对大多数常见肿瘤影响微弱,大多数肿瘤发生是受外界环境(紫外线、金属离子、致癌物)影响所致(Nature. 2015年12月16日在线版)。
然而,2015年1月,Cristian Tomasetti等在《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与以上观点大相径庭。该文章指出,大部分肿瘤是由于“坏运气”引起的,不可避免和预防。肿瘤一般是坏运气、糟糕环境及不良遗传基因共同造成的。研究者说,有2/3肿瘤是由于正常干细胞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突变的“坏运气”造成。分析发现,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干细胞分裂越多,越有可能发生癌变(Science. 2015,347:78)。
Hannun等指出,内在因素带来的肿瘤风险并不高(10%~30%)。研究证实了在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干细胞分裂和肿瘤风险之间无明显区分。
他们还应用数学模型,在早期工作中扩大了数据集,包括前列腺癌和乳腺癌。该模型表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突变很少积累产生肿瘤的点,即使在某些组织中的细胞分裂率相对较高。研究还发现,接触到致癌物或其他环境因素是引发疾病的必须条件,对肿瘤风险的严重影响是外在因素。
Tomasetti反驳说,其研究并非解释肿瘤是如何产生的,而是分析健康组织中正常的干细胞分裂,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肿瘤比其他的更普遍。他还认为,Hannun等创建的模型做了太多的假设,不能整合肿瘤的生长特征。
一些从事预防肿瘤的专家热衷《自然》的这篇文章,因为担忧公众可能得出“预防工作是不值得的”结论。
评论称,预防肿瘤是共识,即使影响肿瘤风险的是内因,但是这种内因无法改变。所以无论争执的结果倾向于谁对,肿瘤的预防、公共卫生调查和风险研究的重要性都不能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