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4-23 总第40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4-23 总第402期
返回上层

总第402期

发布时间:2015-04-23

人文

标题导航

放开医师多点执业不会“乱”

发布时间:2015-04-23来源:《医师报》作者:廖新波  阅读: 47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编者按:4月9~12日,“医师报春雨医生医学人文论坛”首次落户第17 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南方会)。论坛上,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广东省人民医院谢永标针对时下热点医师多点执业、医患沟通经验等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医师多点执业不仅是医师执业模式的改变,其实施还需要包括人事制度、支付制度、监管体制、医保体制等全方位的综合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多点执业将带来医疗体制的革命性转变。

多点执业的核心是医师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医院对医师的管理要从身份管理逐渐走向岗位管理,但是这些都要受到政策因素、组织因素和人员因素的影响。由于目前制度和体制等原因,中国医师多点执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查阅世界各地对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即使是在以公立医疗服务体系为主体的英国,也对医师每周在公立医院的工作时间提出明确要求,规定为4 天。在美国,截至2012 年底,美国共有23 万名自由执业医师,其中52.8% 为独立行医。完善的法律、丰厚的收入,使得美国自由执业的医师更加珍惜自己的声誉,也有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诊疗水平,促进了医疗资源分配和医师价值的良性循环。总有人担心放开医师多点执业就会乱。从美国的经验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只要有医师资格,理论上,无需登记就可执业。医师可以与公立医院签订服务合同,也可以自己开办医院。通过市场,推动、引导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大多数医师希望的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医师的潜力、影响力得以发挥,让更多的医师真正愿意下到基层服务。

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医师多点执业会倒逼中国的政策和社会对医师价值的尊重。只要医师流动起来,医师的市场价值就会自然而然形成。这也是对现在医疗系统中的论文制度、职称制度的冲击。因为在多点执业的环境下,如果要评最好医师,最受群众欢迎的医师,一定需要医生流动起来。

不过,无论是否选择多点执业,医师必须有自己明确的价值定位,是做临床型的,还是做研究型。如果是做研究型的,最好还是在一个具备这样条件的机构工作,这个机构不一定是公立医院;如果要走技术型的,就在社会上寻求价值体现,如自由执业的先行者张强医师等,就是体现自己的价值。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