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4-23 总第40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4-23 总第402期
返回上层

总第402期

发布时间:2015-04-23

肿瘤

标题导航

我国炎症性肠病尚缺乏证据

发布时间:2015-04-23来源:《医师报》作者:许奉彦 陈昊湖 毛仁  阅读: 468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显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各种癌症风险与慢性肠道炎症或者免疫抑制治疗有关。“在慢性炎性疾病治疗中往往需要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IBD是一种有趣的模型,因为免疫抑制剂通过其抗炎会降低炎症相关癌症发病,但也会促进免疫抑制相关癌症。”巴黎Saint-Antoine医院Laurent Beaugerie教授对此解释。(N Engl J Med 2015,372:1441)


文章指出,在北美和欧洲,与普通人群相比较,IBD患者会增加1.5倍患结直肠癌风险,全结肠炎青少年有超过15%的终身风险。然而,另一些研究发现,IBD患者结直肠癌风险逐渐减少,一项Meta分析将其“归因于炎症得到更好控制,结肠镜监测更有效实施,某些国家结肠切除术的数量增加,以及5-氨基水杨酸可能的化学预防作用”。

IBD患者增加结直肠癌特异性风险的因素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结肠炎症病灶累积增加;IBD持续时间延长;活动性慢性炎症经内镜或组织学确定;解剖结构异常比如结肠缩短,狭窄,和假息肉;不典型增生病史。另外,高达15%的结直肠癌在IBD发作后7年内被诊断出来。

文章还指出,与非克罗恩病患者相比较,克罗恩病患者增加20~30倍小肠腺癌风险。另外,IBD患者原发性肠道淋巴瘤、肛门鳞状细胞癌、胆管癌等风险较高,但是绝对风险尚低。

对于其他IBD相关癌症,IBD患者由于长期暴露在免疫抑制剂环境下,患其他癌症的风险均较高,目前治疗IBD的硫嘌呤类药物使用已证明与癌症有关,RR为1.3~1.7,但停药后可逆转。


血小板减少症:创新推动变革

本报讯(记者  许奉彦)“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可见精准医疗将成癌症治疗方向,而血小板减少症更应体现精准化治疗。”江苏省血液研究所阮长耿院士作为大会主席在4月19日召开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学术论坛”上强调。来自全国150多名血液领域专家与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

大会主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表示,近年随着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的全新认识,以及血小板生成素(TPO)类药物出现,让ITP治疗理念不断更新。据悉,由侯明教授领衔的11篇相关研究文章已陆续发表在《Blood》杂志上。

会议上,专家讨论了领域内证据与实践。研究表明,除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增加外,TPO水平相对缺乏、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不足也是ITP关键发病机制。而与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分子结构高度相似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弥补了临床上只针对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增加的治疗。rhTPO可用于ITP、实体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丙型肝炎、骨髓移植及白血病化疗、重度感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等,为出血性疾病的治疗翻开新篇章。


专家点评

立足国情  指导实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陈昊湖  毛仁

应该说,我国尚缺乏IBD相关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1950年至2002年部分医院数据汇总后显示,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约为0.3/10万和1.4/10万。根据近年研究结果发现,我国IBD发病率和患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我国人口基数大,IBD患者的绝对数量不少。尽管国内很多单位围绕IBD的诊治开展了不少工作,但IBD中心的质量控制和各中心之间的协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可以在建立多中心协作组的基础上,发挥患者样本量巨大的优势,进一步开展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

我国IBD患者在遗传易感性、疾病行为和预后方面均与国外患者存在显著差别,而医疗资源配置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西方IBD诊疗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近年来,国内学术机构针对IBD制订并发布了多项指南共识或意见,但制订我国相关指南的证据几乎全来自国外研究,反映中国患者特点的临床证据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也必须在建立多中心协作组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针对中国IBD患者的临床研究,并依此证据制订指南,最终指导国内IBD的临床实践。“依据中国证据、制订中国指南、调控中国实践”是消化科医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blob.png

4月15日为全国抗癌日

重视防癌抗癌意识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今年全国抗癌日之际,在东北制药沈阳第一制药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倡导下,全国各地多家医疗结构和社会团体纷纷举行抗癌宣传、专家义诊、志愿慰问等活动,帮助患者科学抗癌、战胜疼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办大型义诊活动,该院40余名权威专家现场为市民提供多学科义诊、健康咨询一站式服务,现场文艺演出、互动活动精彩不断,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举办“癌症病人的全人照顾”主题活动,提倡全员参与预防癌症,抗击癌痛,热心为癌症患者答疑解问,群众参与热烈。陕西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及其李嘉诚基金会宁养院,联合社会多方团体,开展患者宣教、志愿慰问等多种活动,为癌症患者奉献爱心,传递关爱。

近年来,随着三阶梯止痛原则和相关指南的应用,以及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等活动的开展,抗癌和癌痛治疗越发受到重视。抗癌宣传及相关公益活动的开展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预防癌症,战胜癌症与癌痛。在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和尊严的同时,让医学真正体现尊重生命的至善追求。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