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医学“以人为本”的时代,父母们对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儿麻醉已从过去的仅仅让患儿“无身体疼痛”转变为应同时注重患儿“无心理创伤”。
麻醉科医师不能再用针头对付孩子了!但是,我国小儿麻醉当前仍然面临着较大困难和挑战,例如:我国相对滞后的不规范的亚专科麻醉医师(包括小儿麻醉)的培养和专科小儿麻醉医师的严重缺乏;小儿麻醉技术不够普及;非专业的小儿麻醉医师实施小儿麻醉;小儿麻醉专用的药物剂型、设备和器械的缺乏;儿童专科医院麻醉科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不高;麻醉的安全性、质量令人担忧等。
小儿麻醉要向人性化和舒适化转变 麻醉前,麻醉医师要多与患儿交流,让患儿了解麻醉,成为患儿的朋友,可以向患儿承诺不打针,小小孩可以抱抱他们,以示亲近;避免长时间禁饮禁食;可在手术室门口设置小儿玩耍的场地和器材;尽可能让患儿自己走进手术室和缩短躺在手术台上的清醒时间;麻醉诱导途径应首先考虑口服、滴鼻或直肠灌注,其次选择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肌内注射作为补充手段最后考虑。
拓展小儿手术室外麻醉 大力开展舒适化医疗 在患儿清醒下实施一些有痛的操作,如胃肠镜检查、骨穿腰穿等会使患儿恐惧,麻醉医师应努力消除这些痛苦、给患儿一个舒适医疗环境。事实证明,此举很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小儿影像学如超声等检查的镇静,国内大多是由儿科医师、放射科医师或护士实施,不太规范,镇静不足或过度发生率高,出现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因此亟待麻醉医师介入。
小儿专科麻醉医师的培训已开展 主要通过住院医师培训和在职人员培训。目前已制定县级医院小儿麻醉专科医师培训计划。2012年已迈出第一步,依托已确认挂牌的47家小儿麻醉医师培训基地,对培训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培训,达到预定的麻醉例数和考核标准,最后学会核发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