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7-03 总第36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7-03 总第363期
返回上层

总第363期

发布时间:2014-07-03

新闻

标题导航

新闻速递

发布时间:2014-07-03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责编:王坤  阅读: 183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房颤抗凝新药中国专家建议出台

本报讯(记者 邢远翔)我国房颤患者将有更多、更好的口服抗凝药选择。这是记者日前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中国专家建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朱俊教授指出,传统抗凝药华法林虽获益明确,但剂量个体差异大、药物间或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特别是担心出血和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调整剂量,房颤患者应用比例及达标率均较低。最近一项急诊房颤注册研究显示,我国高危非瓣膜病房颤抗凝治疗率仅13.1%。2012年覆盖27个省市、111家医院的我国房颤登记研究也显示,高危房颤患者仅20%接受抗凝治疗。

建议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剂量固定,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有更佳风险/获益比。 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介绍,在我国,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已上市,阿哌沙班尚未批准适应证,依度沙班在国内外均未上市。NOACⅢ期临床研究显示,与华法林相比,7万余例有卒中危险因素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减少19%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其中出血性卒中减少51%。此外,NOAC还能减少总死亡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考虑价格及尚未列入医保报销目录等,需综合研究治疗措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强调,虽然NOAC更安全,但并不代表患者不需定期随访和严密监测。所有患者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专门随访。


“烟雾病”诊疗普及亟待推广

本报讯(记者 王坤)第四届烟雾病国际研讨会于6月28日在京召开。由解放军307医院神经外科段炼教授牵头,组织美、日、韩、中四国专家成立了世界上首个“烟雾病”国际协作组,将“烟雾病”研究提升到新高度。

段教授介绍,“烟雾病”又称自发性基底动脉闭塞症,是一种以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病,这些代偿扩张的小血管在脑血管造影时似一团烟雾,故而得名。过去认为该病非常少见,但近年得益于无创检查技术应用,检出率增高,已成为青少年人卒中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段教授呼吁,对该病应引起足够重视,使患者早期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