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7-03 总第36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7-03 总第363期
返回上层

总第363期

发布时间:2014-07-03

循环

标题导航

主-髂动脉介入共识声明:恰当使用标准

发布时间:2014-07-03来源:《医师报》作者: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 李淑梅  阅读: 193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A、B、C型病变最佳治疗方式为介入治疗;大多数 D型病变患者仍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其次为开放性手术。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包括主-股动脉、髂-股动脉的旁路移植术以及主-髂动脉的动脉内膜切除术能改善患者预后,但手术伴有风险。不仅如此,开放性手术还可发生更多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与此相比,血管内主-髂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超过90%,且降低院内死亡率。

2007年TASC将主-髂动脉病变分为A、B、C、D四级:A型病变最轻,血管介入成功率最高;B、C型病变仍首选血管介入治疗;D型病变首选旁路移植术,但随着技术的提高,D型病变也可行血管介入。当狭窄>50%,或闭塞以及管腔直径不足以传送鞘管的病变为严重主-髂动脉疾病。病变程度还可通过测定病变两侧压力阶差来判断。ACC/AHA定义正常静息压力梯度为5 mm Hg,DIST定义正常静息压力梯度为10 mm Hg,对于不确定病变,在充血阶段,可通过动脉内注射20 mg罂粟碱后测定。


介入指征分类

适合主-髂动脉介入治疗指征  (1)腹主动脉末端及髂总动脉狭窄≥50%,和(或)静息平均压力梯度≥5 mm Hg,伴有中度跛行,药物及步行治疗失败后;(2)髂内动脉狭窄≥50%,和(或)平局压力梯度≥5 mm Hg,伴有中重度臀部症状及跛行;(3)髂外动脉狭窄≥50%,和(或)静息平局动脉压力梯度≥5 mm Hg,伴中度跛行,且经药物及步行治疗无效;(4)无症状严重主-髂动脉疾病,因其他原因需行血管评价。

可能适合的介入治疗指征  主-髂动脉狭窄≥50%,伴生活方式或职业限制性跛行,药物及步行治疗有效,经评估后支持介入治疗者;髂内动脉狭窄≥50%伴血管性阳痿者。

不建议介入治疗  主-髂动脉狭窄<50%;主-髂动脉狭窄<50%伴轻度跛行;(3)无症状主-髂动脉狭窄,不需为其他目的行介入检查者。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