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CACP)与美国胸科学会(ATS)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理解备忘录。
ATS现任主席Thomas Ferkol教授表示,这对两个组织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CACP与ATS将在研究、临床诊疗等方面密切合作,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此外,CACP与ATS将参加彼此的年会,分享各自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并共同提出解决策略。
应对呼吸医生减少困境
Ferkol教授提到,在6月27日的论坛上,中国一专家谈到目前中国缺少呼吸医生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美国甚至全球都关注的问题,是呼吸领域共同面临的挑战!
“选择当呼吸医生的人越来越少,其中愿意进行呼吸疾病研究的人更少,尤其是儿科。”Ferkol教授指出,虽然我们已有如此多的先进知识与技术,然而遗憾的是,却缺乏人来进行科研以及将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
他表示,目前呼吸医生减少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愿意当医生本来就减少,而呼吸科进行的宣传太少,使得医学生对呼吸科不够熟悉、了解等有关。
如何吸引更多人进入呼吸科,如何培养呼吸科接班人?这是历任ATS主席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ATS前任主席Patricia W. Finn教授指出,ATS所有工作者都致力于这项工作,他们通过开展培训项目、编著、宣传活动、探索最佳实践模式等来提高医疗质量,给予每例患者同等的医疗服务。此外,ATS还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多个学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以期做得更多。
健康不公平应引关注
Finn教授指出,近年来对医疗感兴趣者以及医疗工作者已开始关注健康不公平(health disparity)的问题,而该问题在呼吸疾病中尤为显著,呼吸疾病更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要解决这个问题,Finn教授认为主要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命名“健康差异”: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欧洲,首先要把健康差异视为一个问题;其次是医生、护士、医学生、教授、医院要勇于承担责任,对劣势人群进行教育。第二步是尽量收集相关数据,了解年龄、性别、地区、经济等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明晰哪些治疗适用于哪些患者,从而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
美国胸科学会成员也包括患者
Finn教授介绍,ATS的1.5万名成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患者。人们已经认识到患者的参与对临床诊疗的重要性,医生应将患者视为搭档,了解其最关注的问题及他们所愿意接受的治疗策略,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结果,“患者对学会组织也极为必要。”Ferkol教授指出,ATS的患者成员可从其自身角度对ATS所提出的新临床诊治方法和研究提出观点与看法,只有了解患者的需求,才能设计更适宜的研究方法,研发出更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GINA执委会主席 J Mark Fitzgerald
哮喘控制=控制症状+降低发作风险
哮喘表型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出,“哮喘表型”因人口、临床和(或)病理生理特征不同,但未发现其与特定的病理过程或治疗反应呈强烈相关(图1)。
哮喘诊断
哮喘诊断应基于特征性症状病史和可逆性气流受限证据。其可通过支气管舒张或其他试验测试。哮喘常与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相关,但这些并不是确诊哮喘所必须的因素。如果可能,应在控制药物治疗前记录哮喘诊断证据,因为之后往往更难确诊。
哮喘评估
哮喘控制=控制症状+未来风险。需评估过去4周的症状控制情况;评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在诊断/治疗开始、治疗后3~6个月测量肺功能,并定期评估。
在治疗方面,应记录当前的治疗步骤;关注吸入器技术,评估依从性和不良反应;了解患者是否有书面的哮喘行动计划,并询问患者的态度和目标。
在合并症方面,应注意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病、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抑郁和焦虑;还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和较差的生活质量。
GINA执委会前任主席 Eric D Bateman
合并哮喘和COPD
是重叠综合征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成年患者同时伴有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症状。面对这些患者,一级保健医生需决定治疗哮喘还是COPD。目前,指南还未充分解决这一临床困境,术语和治疗方法在国际上还未达成共识。
此外,这类患者常被呼吸系统疾病新疗法的各临床试验排除在外。病理生理学和自然病史研究既显示出共同特征,又显示出不同特征。因此认为,许多患者两种症状都会出现且同时存在,相比于任一症状,二者同时存在临床转归可能更差。
据估计,15%以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归为此类,近期被定义为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ACOS)。2014年5月,GINA和COPD全球倡议(GOLD)针对该症状发布了一项联合声明,为诊断和起始治疗提供了指南。诊断是对这些临床特征症候群权重组成以及呼吸量测定法的判断。
哮喘和COPD的临床症状数量相同时,应考虑ACOS。如果可行,一些特殊调查更利于作出诊断,但并不阻止适当治疗的开展。
由于ACOS发作更频繁,肺功能快速下降,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增多且利用卫生资源(药物和住院),因此必须早期治疗,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和治疗COPD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其他治疗价值仍需临床试验评估。
GOLD科委会前任主席R Rodriguez Roisin
严重肥胖症减重手术后
肺功能改善
肥胖症患者血清中血清瘦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增加,易导致系统性炎症,影响肺部功能。严重肥胖还使胸腔内脂肪增加、肺容量减少,造成低通气及通气灌注失衡所致的血气异常。对于体质指数为35~39.9 kg/m2且合并肥胖相关疾病的患者,或>40 kg/m2的患者,可选用减重手术处理。
Roisin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严重肥胖患者减重术1年后,补呼气容积、脂联素显著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清瘦素显著降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降低12 mm Hg,动脉血氧分压升高13 mm Hg。呼吸空气时,动脉氧分压由减重前的76 mm Hg升至89 mm Hg;呼吸纯氧时,动脉氧分压由减重前的519 mm Hg升至583 mm Hg。此外,无论呼吸空气或是纯氧,减重术后患者肺内分流率均显著降低。
由此可以认为,肥胖症患者存在由轻/中度分流和轻度扩张性肺血流所致的轻中度低氧血症。
减重手术后,患者肺气体交换和肺影像学上显示的损伤有显著改善,但不能完全恢复。这些异常可能源于剩余肥胖和全身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