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开的第23届欧洲卒中大会上,英国基尔大学Christine Roffe报告的SO2S研究表明,急性卒中患者常规吸氧无明显益处。(源自Medscape网站)
据悉,该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结论最肯定的相关研究。Roffe表示,“临床医生不能认为卒中患者可能缺氧就让其吸氧,最好是经检查确定患者缺氧后再进行治疗。”她建议,急救人员应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实际上,于去年美国神经病学会年会上报告的SPOTRIAS研究在仅纳入8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后即叫停,因为吸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摘要号S02.001)。2012年,丹麦研究者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常规给予急诊患者(包括心脏病、卒中、心脏骤停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吸氧尤其高流量吸氧可能有害(Arch Intern Med. 2012, 172: 289)。在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专家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吸氧的危害大过益处。然而,这种做法却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因为“心肌梗死是由于缺氧所致,从逻辑上来讲应该给予吸氧”。
SO2S研究从英国随机入选了8000例在卒中发作24 h内入院的患者,根据给氧情况分为3组:72 h持续给氧组、夜间给氧组以及不给氧组,给氧期间至少每6 h监测一次血氧饱和度。给氧组均采用经鼻给氧,基线血氧饱和度<93%和≥93%时分别以3 L/min和2 L/min的速率给氧。
结果显示,吸氧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都有所改善,但吸氧对90 d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这一主要终点无明显影响(OR=1.04),持续吸氧相对于夜间吸氧也没有终点改善作用(OR=0.97)。与对照组相比,吸氧的患者在生存率上也无优势。